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平僚

南平僚

僚人的一支。唐宋时南平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称板楯七姓蛮、※渝州蛮。相传为※賨民(或板楯蛮)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巴县东南,南川一带。有部众4千余户。南朝陈祯明年间(587—589),渠帅宁猛力为宁越太守。陈亡,不入朝。猛力卒,子宁长真袭刺史。宁氏世为南平渠帅。隋初,宁长真出兵助隋炀帝攻林邑,又率部众数千从隋征辽东。炀帝召为鸿胪卿,授安抚大使。隋乱,以其地附萧铣。唐武德(618—626)初,宁长真以宁越(今广西钦州东北、钦江西北岸)、郁林(今广西贵县东南郁江南岸)之地降唐,封钦州都督。族人宁纯为廉州刺史,宁道明为南越州刺史。武德六年(623),宁长真献大珠。宁道明据南越州反,攻姜州(今广西灵山县南),宁纯以兵援之。九年,长真死,子宁据袭刺史。贞观三年(629),其首领剑荔王朱氏遣使内附,唐以其地隶渝州。宋治平(1064-1067)中,熟夷李光吉、王衮、梁承秀三族据其地,各有众数千家。杀不服从的汉户,没收其田土。熙宁三年(1070),宋遣将平定三族。以土人王才进为巡检,执掌当地事。才进死,部落无统,遂建南平军(治今四川綦江南东溪附近,后移治南川)。其地多瘴疠、毒草、沙虱、蝮蛇。其民居干栏,妇女着通裙,发髻垂于后,用竹筒3寸斜穿其耳以为饰。富贵者饰以珠。男服左衽,露发,跣足。婚俗因女多于男,女先以货求男,贫无以嫁者,则卖为婢。其后裔分别与汉、壮、侗、布依、仡佬或苗瑶族系融合。

猜你喜欢

  • 藏传佛教

    即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指以西藏为主的藏区传播的佛教,或指藏语系地区传播的佛教。藏文今译作“bod brgyud nang bstan”(藏传佛教)。初源于印度与汉地,藏族佛教史一般将西藏佛教的发展分

  • 罗桑四朗

    清代西藏箭头寺僧人。藏族。平日藉神苛敛,恃势横行,亩抽十之四五,重利盘剥,抄家害命,强夺庄田,积赀数百万。光绪三十三年(1907),藏民纷纷呈控其种种不法行为。藏、英战争时,以降神符咒蛊惑达赖,妄言英

  • 谭绍洸

    即“谭绍光”(2481页)。

  • 元符河湟之役

    元符年间北宋进攻河湟唃厮啰政权的战争。元祐八年(1093)十月,宋哲宗亲政,次年4月改元绍圣,以示“绍述”(继承)神宗复河湟取西夏之遗志,遂以应接初立之吐蕃王子溪巴温和抚慰邈川(今青海乐都)附宋诸部首

  • 摆庄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又称摆芒、格曼。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潞西等地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地区。相传1700多年前由缅甸传入。僧侣分戛必、召门、尚王和基召四级。其经典戒律和诵经方式都与※润教相同,可

  • 耶律敌烈

    ①(?—979)辽代皇子。字巴速堇。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第四子,为辽穆宗※耶律璟同父异母弟。因不满穆宗统治,应历九年(959),与宣徽使耶律海思、萧达干等谋反,事露被执,穆宗念其至亲,释之。景宗时

  • 特满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滇吾

    ?—59?东汉时烧当羌首领。※滇良之子。东汉中元元年(公元56年),父死,嗣立,联合诸羌,教以方略,以抗击来犯者。使本部日趋强盛,雄于诸羌。次年秋,与弟滇岸率众5千攻汉陇西(治今甘肃临洮)诸塞,败陇西

  • 阿布都伯克

    ?—1759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一译阿布都瓜卜。乌什人。乌什伯克※阿济斯和卓子。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准噶尔,达瓦齐败遁乌什。与弟霍集斯计擒之,献于清。继疏请释归霍集占兄弟辖部众。次年,霍集

  • 闾大肥

    北魏将领。原名“悦勃大肥”,或译“悦伐大肥”。出身于柔然贵族,郁久闾氏,入魏后改姓闾氏。一说为仆浑(步浑)子,大檀弟,即与从兄社仑争国的“悦伐大那”,“肥”、“那”字形相似而讹。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