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跋
北魏官员。代郡人。鲜卑素和氏(后改和氏)。世领部落,为代国附臣。以才辩知名。道武帝拓跋珪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大谋,雅有谋算,拜龙骧将军,赐爵日南公。从平中原。天兴元年(398),以功进尚书,镇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次年,应氐人李辩(一作辨)之请,率轻骑破慕容德军,克滑台,陈、颍之民多附之。改封定陵公。四年(401),与常山王元遵率众5万破贺兰部(一作破多兰部)别帅木易干。出为平原太守。史称其好修虚誉,性奢淫。六年(403,一说天赐元年),被珪杀于豺山路侧。
北魏官员。代郡人。鲜卑素和氏(后改和氏)。世领部落,为代国附臣。以才辩知名。道武帝拓跋珪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大谋,雅有谋算,拜龙骧将军,赐爵日南公。从平中原。天兴元年(398),以功进尚书,镇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次年,应氐人李辩(一作辨)之请,率轻骑破慕容德军,克滑台,陈、颍之民多附之。改封定陵公。四年(401),与常山王元遵率众5万破贺兰部(一作破多兰部)别帅木易干。出为平原太守。史称其好修虚誉,性奢淫。六年(403,一说天赐元年),被珪杀于豺山路侧。
1887—1939蒙文铅字印刷倡导者、出版家、文化普及工作者。清末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人。蒙古族。汉名汪睿昌,字印侯,日本名古松。出身平民家庭。被喀喇沁右旗亲王贡桑诺尔布收为
见“永宁起义”(638页)。
见“考郎兀卫”(686页)。
①西域古城名。见明《边政考》:在土力苦址(今新疆温宿县东南铁林格)西北百里,3城相连,周环山水。《清朝续文献通考》云:阿克苏旧城,不用砖石,就高崖陂陀,削以为墙,联属3城,皆周里许。中城有东西南3门。
即“兀良哈”(108页)。
即“乙弗”(2页)。
渤海国宗王。一作大茂庆。唐开元二十年(732),渤海王大武艺因唐拒不接受杀其同母弟大门艺之请,遣将攻唐登州(今山东蓬莱),杀刺史韦俊,唐发兵征之。次年,武艺遣其朝唐,上表悔过,唐玄宗赐玺书赦武艺罪,并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意为“赐给好运气的神”,故又称财神。传说是主管牲畜的神。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境内鄂温克人旧时信仰和祭祀的神之一,内蒙古、黑龙江省境内的鄂伦春、达斡达等族也供奉之。鄂温克人认
西夏党项军事单位。首领所将种落兵谓之1溜。士兵自幼训练,行止有序。8溜为一头项。
清代新疆伊犁九城统称。清朝统一新疆后,实行军府制度。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伊犁将军),为全疆最高军政长官。伊犁成为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自1761年1780年间,清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