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登嘉措

土登嘉措

1876—1933

即十三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拉萨东南塔布朗敦村人。清光绪三年(1877),作为十二世达赖的唯一转世灵童,奉旨免金瓶掣签,被认定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四年正月初四,由八世班禅剃度,取法名“吉总阿旺罗桑土登嘉措鸠差旺觉却勒南巴加娃巴桑布”,翌年,举行坐床大典,经光绪帝批准以阿旺班丹曲结坚赞、普觉夏佛罗桑楚臣强巴嘉措为正副佛师,学习《心经》、《施食法》、《皈依经》、《法心经》等经典。八年(1882)正月十三日,从摄政通善呼图克图在大昭寺受沙弥戒,开始学习经典。六月从布达拉宫移住大昭寺。十二年(1886),从罗桑索南、罗桑彭错学辩论。二十一年(1895),受比丘戒,返布达拉宫,以西藏政局动荡,奉命亲政。二十五年(1899),上奏巩固西南边疆,抵抗英国侵略军的办法,因未获清政府支持,致使英军两次侵藏。二十六年,私派蒙古人德尔智为代表赴沙皇俄国。三十年(1904),以英国侵略军进逼拉萨,出走蒙古。三十二年(1906),朝拜塔尔寺,五台山。三十四年(1908),到北京谒见光绪帝及慈禧太后。宣统元年(1909),归拉萨。次年,由于帝国主义的挑拨,出走印度。1912年返回西藏。十三世达赖时,通过西藏驻南京总代表、西藏驻京办事处,与中央政府保持密切联系。精通佛学,有关于佛学及语言学等五种著作。曾在军事、财政、邮务、医疗等方面提出一些“新政”,以巩固封建农奴制。1933年在布达拉宫圆寂。

猜你喜欢

  • 丁鹤年集

    书名。一名《丁孝子集》。元末明初回回人※丁鹤年(1335—1424)撰。今集存诗三百余首,多忧国忧民之作。其风格清隽流丽,富于情感,多怀亲之情,故有“忠孝诗人”之称。曾在明永乐(1403-1424)年

  • 哥力各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蒙文史籍称作古鲁格台吉,因领有土默特所属达拉特部,故亦称打郎台吉、打喇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六子。驻牧于大同得胜堡塞外300余里处的垛兰我肯山后。在得胜堡与明互市。有子

  • 金宣宗实录

    书名。金王若虚撰。卷数不详。主要记贞祐元年(1213)八月至元光二年(1223)十二月宣宗一朝有关史事。正大五年(1228)十一月成书。内容略见《金史·宣宗纪》。

  • 龙熙

    东晋时焉耆王。又名泥流。焉耆王※龙会子。父为报祖龙安为龟兹王白山所辱之仇,举兵袭居龟兹后,受命归本国为王。东晋咸康元年(335),遭前凉将张植所攻,拒战于贲仑城,兵败。植进屯铁门(铁门关,今焉耆回族自

  • 呷札

    参见“俄惹”(1684页)。

  • 太大兄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始见于《北史》,为高句骊国十二等级“大官”中之第二级官名,位于※“大对卢”之下,※“大兄”之上,比唐官正二品,与诸官分掌内外事。盖苏文子男产在高丽国亡前任此官。此前史书不见其名,《新

  • 爱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叆河卫,并将永乐七年(1409)所设爱河卫作爱哈卫。

  • 女直

    即“女真”(145页)。

  • 阿拉坦敖其尔

    1884—?近代蒙古政客。汉名金永昌,字勋卿。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蒙古族。1916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书。1925年初任北平蒙藏学校校长,因推行北洋军阀的政策,取消蒙藏学校的官费,不久被学生

  • 四部医典奥词解说

    书名。藏文名《新热萨拉必来龙》。蒙医学著作。内蒙古准噶尔旗医师9登用藏文写成。全书714叶。木刻本。主要摘取《四部医典》中的难词僻语,加以注释,所注间有错误,已由龙日格丹达尔予以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