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港起义

多港起义

清代海南岛黎族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武装起义。光绪年间(1875—1908),崖州多港峒(今乐东县大安)一带黎人饱尝汉族官吏、地主、奸商和本民族上层的剥削和奴役。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其宗教势力也深入至这一地区,并与当地官府勾结,纵容“教民”利用放高利贷胡作非为,黎人稍有反抗,便被抓到城里关押、拷打,黎人恨之入骨。光绪二十二年(1896),作恶多端的美国基督教堂爪牙陈庆昌(汉族)到黎村索债,强拉欠债人牛只,被愤怒群众当场击毙。美国传教士冶基善向崖州告状,趁机勒索。知州李怀清奴颜卑膝,令永乐把总何秉钺兴师问罪。二十三年冬,以吕那改为首聚集多港、多涧黎族农民4千余人,一举攻破乐安城。把总何秉钺仓惶从北门逃窜。邻近各峒黎人闻风附从。起义群众乘胜进攻九所、黄流和崖城,“州西大震”,“烽火涨天”。知州李怀清调五营清兵(约千余人)配备洋枪、火炮等武装往多港镇压,遭义军顽强抗击,屡攻不下,后退兵崖城,并以失守城池之罪把何秉钺处决。黎族群众于险阻处构筑坚固栏栅,与清军坚持斗争3年之久。最后迫使地方官府让步,把黎人欠高利贷者之债一笔勾销,并答应官府日后不向黎人随意摊派,使事态得以暂时平息。

猜你喜欢

  • 阿古柏

    1821—1877中亚浩罕汗国军官。本名穆罕默德·雅库甫伯克。又称穆罕默德·阿古柏·伯克。别号库西伯克。汉文史籍译称“怕夏”、“帕夏”、“雅各刊”、“俄古柏”。乌孜别克人(一说塔吉克人)。原为“巴特恰

  • 北魏思皇帝

    见“拓跋弗”(1356页)。

  • 元史续编

    书名。明胡粹中撰。16卷。作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永乐中官楚王府长史,鉴于明初所修《元史》略于成宗以下治平之迹,顺帝时事亦多阙漏,乃仿《通鉴纲目》体例,起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终顺帝至正二十八年

  • 宋葛屯猛安镜

    镜缘刻女真文字铜镜。出土情况不详,现藏吉林省博物馆。圆瓣形。直径15厘米,缘厚0.2厘米。镜身轻薄。镜背中心有纽,纽上有系穿。纽周饰缠枝牡丹花纹,呈浅浮雕状。镜缘刻女真字4字,意“宋葛屯猛安”,下为签

  • 阿兰珠

    ?—约1613清初将领。满族。栋鄂氏。又作阿兰柱。世居瓦尔喀什。阿格巴颜子,对齐巴颜弟。初努尔哈赤攻杭佳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镇西北浑河北岸夯家),外祖父令其父子助守,不从,率所部归努尔哈赤,

  • 库勒纳

    ?—1708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瓜尔佳氏。康熙五年(1666),由监生任吏部笔帖式。八年(1669),授吏部主事。历官员外郎、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经筵讲官、詹事府詹事。十九年(16

  • 哈丹特穆尔

    见“伯颜帖木儿”(1093页)。

  • 彭宏海

    清代湖南永顺土官。字中涵。土家族。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彭廷椿子。康熙十年(1671),授总兵衔,率土兵协清军剿吴三桂,有功。康熙三十四年(1695),袭永顺宣慰使职。

  • 落兀

    见“移剌成”(2065页)。

  • 耶律塔不也

    ?—1111辽道宗朝大臣。名又记作挞不也。契丹族。皇族仲父房之后。善击鞠,获道宗宠。咸雍初年,补祗候郎君。党附权臣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成心腹,内外皆畏之。大康三年(1077),乙辛诬太子耶律濬谋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