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六部秃里太尉
见“秃里”(1082页)。
见“秃里”(1082页)。
官名。亦作扎萨克。蒙古语音译,源出“扎撒”(法令)一词,意为“执掌政令者”、“尊长”。清代外藩蒙古各旗旗长的称呼,也是旗的封建领主。由清政府从旗内王公中委派一人充任,直隶理藩院,受中央监督。下设协理台
即“橐离”(2547页)。
即“载淳”(1844页)。
爵名。清宗室中爵位之一。分一、二、三等。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居末。顺治六年(1649),列爵十等,居九。十年(1653),列爵十二等,居十一。乾隆十三年(1748),终定封
见“濮拉泼”(2581页)。
十六国时期南燕将领。又作慕容嶷。鲜卑慕容氏。官右仆射,封济阳王。太上二年(406),以兖州刺史慕容法等作乱,受命与韩范攻兖州,中道欲谋杀范,袭广固,事泄,遭范攻,奔梁父(今山东新泰县西),投慕容法。城
见“兀提剌耳”(111页)。
清代诗人,经学家。字葱如,号檀河。福建闽县人。回族。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授陕西洵阳县知县。历任三水、白水、榆林、米脂等县知县,绥德直隶州知州、榆林府知府。曾游历京师、浙江、江苏、河北、陕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团体。1940年10月7日在延安成立。鲜维峻、金浪白任正、副干事长。1941年春,关中、陇东、三边各分区相继成立分会和支会。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分裂阴谋,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见“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17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