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觉

宇文觉

542—557

北周建立者。俗名陁罗尼。557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第三子。9岁(一说7岁),封略阳郡公。魏恭帝三年(556)三月,命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大将军。十月,父卒,嗣位太师、大冢宰。十二月,诏以岐阳之地封为周公。旋受恭帝禅位,代西魏。次年正月,在堂兄宇文护辅佐下,即天王位,建国号为周,史称北周。性刚果,虑晋国公宇文护专权难制,与司会李植等谋除之。同年九月,事发,为护所遣大司马贺兰祥逼迫逊位,贬为略阳公,幽于旧邸,月余被毒害。建德元年(572),被周武帝追尊为孝闵皇帝。

猜你喜欢

  • 敕勒九姓

    见“九姓铁勒”(36页)。

  • 右伊秩訾王

    见“伊秩訾王”(808页)。

  • 掏心式宰牲

    古代蒙古族屠宰牲畜和野兽的方式。亦称破腹取脏。其起源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及长期生活实践有关。佛教传入之前蒙古族普遍信奉萨满教,他们把动物的头、气管和心肺合称为※只勒都,是动物的灵魂所在,代表整体,不能分

  • 助译者

    西夏译经者称号。直译相佑助者。辅助主译者译经,分工负责记录、翻译、核定译文、润色词句。在《西夏译经图》中16人分列主译者左右,其中8名僧人有姓名题款,4人为党项人。

  • 古城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此建奇台堡,设管粮通判。三十九年(1774),移巴里坤领队大臣驻此。四十年(1775),建靖远城,设满营。四十一年置县。即今新疆昌吉

  • 余丁军

    元代所签军士之一种。《元史·兵志一》:“士卒之家,为富商大贾,则又取一人,曰余丁军。”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以富商大贾人死产乏,难于出2丁,遂免余丁充役者。

  • 苗刀

    苗族男子的佩刀。男孩初生时,三朝秤若干重,即以如数的铁用火炼之。埋入土中。每年生辰取出再炼而复埋之。至15岁,将埋土中之铁取出打制成佩刀,谓之苗刀,最为锋利。用为杀伤武器。

  • 乌萨哈尔汗

    见“脱古思帖木儿”(2083页)。

  • 叶速该

    见“也速该”(141页)。

  • 龙泉葛泽长官司

    见“松桃县”(1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