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尔苏语

尔苏语

我国四川部分地区自称尔苏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木里,雅安地区的石棉、汉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2万。尔苏语分东部(尔苏)、中部(多续)、西部(吕苏或栗苏) 3个方言。方言间差别很大,彼此不能通话。不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均有差异。以东部方言甘洛县玉田区则洛话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42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前4套,有唇齿擦音,方言中还有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复辅音有32个,其中前置辅音加基本辅音21个,基本辅音加后置辅音6个,三合复辅音5个。有单元音17个,分普通元音、鼻化元音和卷舌元音3类。复元音分前响、后响和三合3类,以后响为主,后响复元音和三合复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无辅音韵尾。有高低两个声调,有区别词义作用,但不很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虚词、语序都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双数、多数、人称领属和指小语法范畴,用加词头、词尾的方式表达。名词中方位词十分丰富,除一般语言中的前、后、左、右外,还根据当地的山势、河流分垂直上方和下方,靠山方和靠水方、水源方和下游方、山坡上方和山坡下方等,每个方位又分泛指、近指、远指、最远指4类。量词比较丰富,分名量和动量,与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双、多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之分。人称代词有格语法范畴,分主格、领格和宾格,用元音屈折变化的方式表达。人称代词重叠表示反身。动词有体、态、趋向、式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变化、加前后缀、重叠词根等手段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结构助词比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随同、工具、处所、比较,从由、定指等9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有:以单音节词为主,构词方式有合成法、派生法、重叠法,以合成法最能产。合成方式有并列、偏正、表述、支配4种。四音联绵词很丰富。借词来源于汉语、彝语和藏语,汉语约占10%,彝语、藏语各占2%。

猜你喜欢

  • 书库尔

    见“楚琥尔乌巴什”(2350页)。

  • 阳巴勒噶逊

    即“仰吉八里”(801页)。

  • 打叶

    ?—1442明代海西女真首领。女真族,纳喇氏。一说即叶赫始祖※胜根打喇汉。世居胡笼(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永乐四年(1406),任塔里木卫第一任指挥使。三传至成化(1465—1487)初年,一说被土

  • 鲁允昌

    ?—1643明代土族土司。又作鲁印昌,鲁胤昌。世居连城(今甘肃永登),故称连城土司。世袭指挥佥事。崇祯九年(1636)升参将,分守庄浪。十年,任西宁副总兵。李自成起义军贺锦部攻河西时,他散金帛于将士,

  • 赵诚

    1899—1959中共党员。又名赵壁诚。蒙古族。土默特左旗乌尔素村人。家贫,15岁在巧尔气召当小喇嘛,诵经读书。后入土默特旗初级蒙文小学。1920年入土默特高等小学。1923年入北京蒙藏学校,参加中国

  • 乌延

    ?—207东汉末年乌桓首领之一。史称其勇健多谋。东汉灵帝(167—189年在位)初,为右北平乌桓大人,统有部众800余落,自称汗鲁王(又作汗卢维)。卷入中原军阀混战。中平四年(187),受汉叛将张纯诱

  • 岳喜卫

    见“颜亦卫”(2525页)。

  • 少辽

    即“小辽水”(150页)。

  • 达头可汗

    西突厥可汗。又作达度、地头。名玷厥。阿史那氏。※室点密可汗之子。原为突厥汗国西面可汗。早年随父征柔然、哒,立有战功。北周宣政元年(578),率兵攻肃州(今甘肃酒泉),因于阗、挹怛等反,

  • 巴克图

    独龙语音译,意为“纹面”。解放前独龙族妇女的一种习俗。传说独龙族妇女很早就有纹面的习惯,一般年满12—13岁都必须纹面,认为纹面是一种美的象征,又是划分各个氏族、家族集团的标志,其次可以避邪。纹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