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拉呢敦

布拉呢敦

?—1759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一译博罗尼都、布那敦、布拉敦,布尔罕尼丁。号大和卓木。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玛罕木特长子。生于伊犁。康熙三十九年(1700,一说1715),父为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所败,与父俱被准噶尔拘于伊犁阿巴噶斯、哈丹鄂拓克。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达瓦齐,与弟※霍集占迎降。受命率军赴南疆招抚旧部。次年夏,受霍集占煽惑,起兵反清,图谋分裂,集兵分守喀什噶尔。寻以精兵1千扼库车,杀清军副都统阿敏道,史称“大小和卓之乱”。二十三年(1758)春,清廷命巴里坤办事大臣雅尔哈善率军往讨,围库车。与霍集占统鸟枪兵万余驰援,为领队大臣爱隆阿败于托和鼐鄂根河,损兵近5千,归路断绝,被迫与霍集占敛兵800困守库车,势蹙,夜逃阿克苏、乌什。均遭拒,遂窜归喀什噶尔。继与霍集占合兵,围清定边将军兆惠等于喀喇乌苏(黑水),因在呼尔璊战斗中被射伤,裹创逃遁。二十四年夏,弃喀什噶尔,谋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境内),相继受挫于霍斯库鲁克(双耳山)、阿尔楚尔、伊西洱库尔淖尔(什勒池)诸地。七月,在巴达克山被其部酋执杀,尸体被运送北京。

猜你喜欢

  • 伊哷图

    见“越里笃”(2191页)。

  • 阿济比

    清代西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额德格讷部首领。又译阿济拜、阿济毕。驻牧于费尔干纳盆地一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边将军兆惠率兵征讨大小和卓木,遣二等侍卫达克塔纳等往抚,奉书示愿率西布鲁特15部、2

  • 蒙文启蒙

    书名。亦译《心箍》。元成宗时(1294—1307)蒙古语言学家搠思吉斡节尔撰。作者精通蒙古语、畏兀儿语、吐蕃语(藏语),研究过巴宁、陀密桑巴塔、萨斯迦班底达·公哥监藏等梵藏学者的语言学理论、对畏兀儿体

  • 正首领

    西夏军队职官。在将佐之下,小首领之上。有权正首领。

  • 钵卢勒

    即“波路”(1516页)。

  • 库尔缠

    ?—1633后金大臣。满族。钮祜禄氏。祖籍长白山。哈达部都督赖卢浑孙,索塔兰次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外孙。隶镶红旗满洲。幼年养育宫中,性耿直,嗜学问,受努尔哈赤钟爱。后金天命元年(1616),以学有所成

  • 塔尔巴哈台界志

    见“中俄塔尔巴哈台界约”(305页)。

  • 夏国

    见“西夏”(691页)。

  • 临江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北部。清宣统元年(1909)升临江州府置。治拉哈苏苏(赫哲语“老屋”之意)。辖域南北430里,东西400里。东连绥远州,西越松花江,南临密山府,北接俄罗斯阿穆尔省之徐尔固镇。隋

  • 吐蕃天子功德布施录

    敦煌佛教文献。见《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系官员奉命代吐蕃赞普向沙州寺院做功德放布施之文牍。其内容是:“牛年仲春四日,吐蕃天子做功德,经常所献供品是:于沙州寺院布施油灯。于沙州普光寺,四日晚,寺户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