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幽州之战

幽州之战

①五代后梁乾化年间,河东晋王李存勖(沙陀人)攻幽州灭大燕之战。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为河北藩镇割据地区之一。后梁开平元年(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先胁迫成德、义武等六镇推其为盟主,继又求得后梁太祖朱温(朱全忠)授其为河北道采访使。乾化元年(911),他囚杀谏臣,一意孤行,称帝改元,国号大燕。十一月,发兵2万进攻义武镇所属容城(今河北容城西北)。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晋王李存勖告急求援,晋与燕接垠,李存勖深感刘守光向四周扩展实为心腹之患,遂采纳诸将先取幽州后攻梁的建议,即派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领兵救援。二年正月,周德威率军3万,东出飞孤(今河北涞源),至易水(今河北易县境),与成德镇将王德明、义武镇将程岩会合。三镇兵攻下燕之祁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围涿州,乘胜直抵幽州城下。守光率众固守,并向后梁太祖朱温求援。二月,朱温亲率号称50万之军北上救燕,以雪柏乡战败之耻。三月,攻下枣强城,无问老幼皆杀之,流血盈城。途至��县(今河北景县),遭晋将李存审军袭击,部众惊慌溃乱,朱温烧营夜遁,羞愤成疾,撤军南返,后病重,被子朱友珪部下杀于洛阳寝殿。梁内部变乱,无暇北顾,燕失南援。晋周德威以部分兵力围攻幽州,又令诸将分路进攻燕之州县,以断幽州外援。在龙头冈(羊头冈,在今北京东南)大败出击之燕将单廷珪,斩首3000级。晋军在幽州外围连战皆捷,拔燕顺州、安远军,收降蓟州将成行言等。至三年(913)三月,晋军占领燕大部分州县。刘守光命大将元行钦率骑兵7000人,牧马于山北,募山北兵以接应契丹援军,又以高行珪为武州刺史作外援。晋军先后攻下山后8军,复攻武州(今河北宣化),迫使高行珪、元行钦相继败降,又攻儒州(今北京延庆)、平州(今河北卢龙)等地,孤立幽州。四月,晋军进逼幽州南门,刘守光致书请和。五月后,晋军先后攻取营州、莫州、瀛州。九月,守光引兵夜出,复取顺州,十月,又率众5000夜出欲入檀州,遭周德威截击,仅以百余骑逃回幽州城内。求援于契丹未果,再向周德威请降,表示待晋王至即开门听命。十一月,李存勖亲至城下,刘守光又借故推托。李存勖遂督诸军攻破幽州城,俘刘仁恭等。刘守光携妻子潜逃,不久被擒,燕亡。次年,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相继被杀。 ②契丹王朝建国初与中原王朝的一次战役。916年,契丹开国后即引兵南下攻晋,连下朔、武、妫、蔚、新州后,乘胜进围幽州(今北京),次年三月,开始攻城,史称:“是时言契丹者,或云五十万,或云百万,渔阳以北,山谷之间,毡车毳幕,羊马弥漫。”(《旧五代史》卷28)战斗异常激烈,契丹纳汉人卢文进之法,掘地道,起土山,四面猛攻。城中坚持防守,下穴地燃膏,上熔铁汁浇洒,日死千计,攻城不下。四月,晋遣李嗣源、李存审、阎宝等救援。嗣源自易州北行,逾大房岭,循涧而东,距幽州60里,遇契丹兵。一军在山上,一军行涧下,至谷口,契丹军阻其前,嗣源以百骑先进,三入阵中,斩酋长1人,契丹军始却。存审命步兵伐木为鹿角,人持1枝,止则成寨,待契丹军至,寨中发万弩射之,人马死伤遍野。行至幽州附近,存审将羸兵曳柴燃草而进,烟尘迷天,契丹莫测多少,后军遂鼓噪合战,契丹军大败,北遁,弃车帐铠仗满野,晋兵追之,俘斩万计。幽州保卫战阻止了契丹南下的攻势,逼其回军,以后再亦无力攻下幽州。

猜你喜欢

  • 鲁胤昌

    见“鲁允昌”(2267页)。

  • 巴沙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其族“居牧塞外,去卫治北一百余里。北至大通河,西至北川塞外,东接大通城,广袤五百余里。无庐舍,多罽帐。”其活动范围大体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及门源县南境

  • 铁伐

    ?—553南北朝时期柔然君主。郁久闾氏。※豆仑可汗孙,※登注俟利次子。北齐天保三年(552),柔然可汗阿那瓌被突厥攻破自杀,部众四散。父登注、兄库提随阿那瓌太子庵罗辰拥众投奔北齐,遂被余众立为柔然君主

  • 博罗特

    ①(?—1654)清代蒙古王公。浩齐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奇塔特昆杜棱额尔德尼车臣楚琥尔子。号额尔德尼。为避察哈尔部侵扰,往依喀尔喀车臣汗硕垒。崇德二年(1637),率众附清,三

  • 喻寒波掣逋

    藏语音译,意为“整事大相”。吐蕃官名。《新唐书·吐蕃传》谓:“又有整事大相,曰喻寒波掣逋。”职司同唐之“谏议大夫”,即对圣谕提出意见,以便使经修正之旨意和政令下达。一说其职责相当于唐之“监察御史”或“

  • 凉陉

    见“炭山” (1651页)。

  • 吐迷度

    ?—648唐代回纥第三代首领。药罗葛氏。※菩萨之子。原为胡禄俟利发(部落首领称号)。父卒嗣位。贞观十七年(643),与诸部联兵败薛延陀,尽有其地,遂南逾贺兰山,临黄河。遣使朝唐,受厚遇。二十年(646

  • 辛厦巴才丹多吉

    明代西藏地方后藏王。藏族。原为仁蚌巴家族的家臣。嘉靖四十四年(1565),激起属民起义,推翻仁蚌巴阿旺吉扎在仁蚌宗的统治。掌权后将首府迁至日喀则,自称后藏王,并与藏传佛教止贡派联合,与格鲁派为敌。万历

  • 戛汪

    见“牯脏头”(1665页)。

  • 蓝帐汗国

    ※钦察汗国内的半独立汗国。又称昔班兀鲁思。1243年,金帐汗国建立后,汗国统治者拔都将咸海以北及锡尔河一带封为其弟昔班(术赤第五子),形成蓝帐汗国。14世纪末、15世纪初与白帐汗国进行激烈斗争。白帐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