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信可汗
唐代回鹘汗国第十二代可汗。跌氏。※昭礼可汗从子。原称胡特勒(勤)。太和六年(832)从父遇害后,嗣位,遣使告唐。次年,受唐册封为爱登里汨没蜜施合句录毗伽彰信可汗(意为“受命自月神,成为幸福英勇权威圣智可汗”),亦作爱登里罗汨没密施合句禄毗伽彰信可汗。开成四年(839),回鹘大饥,汗国内乱,其大相安允合与柴草(一作柴革)特勤策反,事泄,诛之。旋为其相掘罗勿引沙陀兵所败,兵败自杀。
唐代回鹘汗国第十二代可汗。跌氏。※昭礼可汗从子。原称胡特勒(勤)。太和六年(832)从父遇害后,嗣位,遣使告唐。次年,受唐册封为爱登里汨没蜜施合句录毗伽彰信可汗(意为“受命自月神,成为幸福英勇权威圣智可汗”),亦作爱登里罗汨没密施合句禄毗伽彰信可汗。开成四年(839),回鹘大饥,汗国内乱,其大相安允合与柴草(一作柴革)特勤策反,事泄,诛之。旋为其相掘罗勿引沙陀兵所败,兵败自杀。
书名。1944年祝世德撰。凡七卷:一疆域、建置、城邑、山川;二职官、乡里;三赋税、役法、学校;四交通;五祀典、风土;六选举、孝义、瓦寺土司;七古迹、艺文、瓦寺土司及风土。所载羌族资料,颇为珍贵。此前有
见“括里”(1620页)。
1902-1980藏传佛教学者。通称法尊法师。汉族高僧。原籍河北人。武昌佛学院首届毕业生。曾主持汉藏教理学院(1930年建于重庆)。毕生研究藏传佛教,被誉为国内西藏学之第一学者(见太虚:《我去过的西藏
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西周至战国为燕国都城。秦置县,至汉,为广阳郡(或国)治所。晋至北朝历为幽州、燕国、燕郡治所。鲜卑慕容氏建前燕后,即定下“先取蓟城,次指邺都”的战略目标。东晋穆帝永和六年(350
“胡”泛指中国古代北方和西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这里具体指战国时赵国北邻之东胡、林胡、楼烦;“服”指这些民族所着服饰,其服上褶下裤,戴武冠,系具带,足穿靴,便于骑射;“骑射”指各族牧猎和作战的方式。赵
元代蒙古宫廷饮料。对西域葡萄酒的美称,喻其色如紫玉般珍奇美好。成吉思汗及其后人西征,从中亚等地获得大量葡萄酒,饮之甘美。此后令西域诸国进献,作为诸王、宫廷的饮料。元代被宫廷列入“八珍”,供御用膳及“诈
见“罗布桑巴尔丹吉格梅特”(1427页)。
清文学家。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回族。著有《四松斋集》1卷。
即“可敦”(491页)。
见“和硕特北左翼旗”(14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