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昂族

德昂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昂、达昂、尼昂、纳昂、冷、梁、汝买、纳安、诺买等,他称崩龙,旧称崩龙族。1985年9月正式改为德昂族。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梁河、盈江、陇川、龙陵、瑞丽、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地,其中以潞西三合山和镇康军弄等地为多,有15462人(1990年)。在缅甸、泰国亦有分布。其族源有中南半岛古老居民、濮人族属、滇人族属、哀牢族属、茫蛮族属、金齿族属、蒲蛮族属等诸说。先于傣族居住在云南德宏地区。据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永昌府和清光绪《永昌府志》言,其类似傣族,惟语言不通。男子椎髻跣足,性勇健,妇女绾髻于脑后,藤蔑圈缠腰,漆齿文身,多居山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种茶,有“古老茶农”之称。操德昂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内分布雷、若买、纳昂三种方言,无本民族文字,部分人兼通汉语、傣语或景颇语。住“干栏”式建筑,行“土葬”,有嚼砂、芦子等生活习俗。信奉小乘佛教,崇拜自然,相信鬼神,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宗教节日和※祭鬼树、※祭家堂、※祭蛇神等传统的宗教祭祀活动。解放前长期受傣族土司、部分景颇族山官的统治与剥削,社会经济形态落后,生力水平低下,尚保持原始公社制残余。解放后,通过社会改革,建立了民族乡,享受了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改革了原始耕作制度,发展了农业生产,修建了学校、卫生所和商业网点,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和歌舞亦获得继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 西室韦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因分布于室韦区域之西部而得名。其位置诸家意见基本一致,只是有详略之别。一般指其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一说在呼伦湖(池)至根河一段的额尔古纳河附近,一说还包括黑龙江上游地区。今有人认为,

  • 柯克色春

    见“家素谋”(1947页)。

  • 丽江白话报

    清末丽江地区宣传变革维新的报刊。辛亥革命前夕,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为工商界中的一些进步人士所创办,宗旨是抨击清政府的腐败,鼓励地方人士投资工商业,办实业,开矿藏,兴邮驿,重教育,以振兴民族经济文化

  • 邮长

    元代管理急递铺的胥吏。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为加强对文书递送和急递铺的管理,制定每10铺设邮长,于州县籍记司吏内差充,专督其事,1年轮换1次。其职责是:往来巡视所管铺分,修治亭舍,供应什物,附写

  • 勒俄石博

    见“勒俄特衣”(1987页)。

  • 析成鲋

    春秋后期赤狄反晋起义首领。周定王十三至十四年(前594—前593),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先后被晋景公击灭,部众大部并入晋,成为农奴或军卒。因不堪晋国的奴役,不断进行反抗。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

  • 恩州得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12宫下均设抹里。恩州得里为辽道宗※太和宫下之一抹里。“※得里”,曾作辽太祖※弘义宫

  • 郎慈苗

    苗族之一支。居住在贵州威宁一带。有产翁坐褥习俗。父母将死俟气初绝时,将头扭向背后,谓之好看后人。今已无此习俗。详见“苗族”(1335页)。

  • 俟分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北魏文皇帝

    见“拓跋沙漠汗”(13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