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拓跋嗣

拓跋嗣

392—423

北魏皇帝。409—423年在位。字木末。鲜卑拓跋氏。太祖※拓跋珪长子,为刘贵人所生。道武帝天兴六年(403),封齐王,任相国,加车骑大将军。因母按旧俗赐死,哀不能自胜,触怒珪,被迫逃匿于外。天赐六年(409),弟拓跋绍杀父,遂入城诛之,即皇帝位,改元永兴。令南平公长孙嵩、北新侯安同等8人共听朝政,谓之“八公”。注意选贤任能,使尚书燕凤等汉族士人入侍讲论,出议政事。永兴二年(410),率军北击柔然。次年,命安同等巡行并、定2州及诸山居杂胡、丁零,问其疾苦,察举守宰不法者。五年(413),遣奚斤等破越勒倍泥部落于跋那山(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西,徙2万余家而还。并置新民于大宁川(今河北石家庄附近,一说宣化县境内),给农器,计口受田。神瑞元年(414),诏使者巡行诸州,校阅守宰资财,非自家所赍,悉籍为赃。十二月,率军北击柔然。泰常二年(417),遣军攻西山丁零。次年,遣师东袭北燕,至龙城,徙其民万余家而还。六年(421),诏天下户20输戎马1匹,大牛1头;六部民羊百只者,调戎马1匹。次年,因病,大封诸王,立泰平王拓跋焘为皇太子,临朝听政,任国副主,以长孙嵩等为左右辅。并乘宋武帝新亡之机,大举攻宋,取司州及兖州、豫州部分地区。八年,筑长城于长川之南,东起赤城(今河北赤城),西至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长2千余里,备置戍卫,以防柔然等。史称其“明睿宽毅”,“兼资文武”,“礼爱儒生,好览史传”,“亦好黄老,又崇佛法”。以刘向所撰《新序》、《说苑》于经典正义多有所阙,乃撰《新集》30卷。卒,谥明元皇帝,庙号太宗。

猜你喜欢

  • 奉献节教堂

    见“圣玛利亚教堂”。

  • 乙斯勃

    见“乙习本”(3页)。

  • 步军营

    清代掌管禁卫与京畿社会治安的武装组织。由八旗步军营和京师绿营—巡捕营(也称京营)组成。两者俱设于清初。八旗步军营,由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的※步甲(即步兵)组成。主要为皇帝及皇室成员外出时通过城区禁门

  • 折惟昌

    978—1014宋代边将。党项族。折御卿子。至道三年(997)八月,以内图使代知府州事,兼麟府浊轮寨都巡检使。咸平二年(999)八月,与支持河西、府州党项叛军之李继迁军战于麟州万户谷、松花砦,臂中流矢

  • 结绳记事

    文字末出现或未被普遍使用以前,人们用以记录数字、事件、或传递信息等的方法。中国古代文献早有记载。《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周易正义》引郑康成注:“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

  • 阔?

    西夏党项人对汉人的称谓之一。西夏语第一字“布”意,第二字“衣”意。两字当为“穿布衣服的人”,以区别“衣皮毛、事畜牧”的党项人。

  • 文献通考

    书名。元马端临(1254—1322)撰。348卷。始撰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前后,大德十一年(1307)成书。全书以杜佑《通典》为兰本论述历代典章制度,上起三皇五帝,下迄南宋宁宗嘉定(1208—1

  • 翟斌

    ? —384十六国时期反抗前秦的义军首领。丁零人。世居康居,后徙中山。东晋咸和五年(1330),率部分中山丁零人投归后赵石勒,被封为句町王。后转附前燕。咸安元年(371),前秦灭前燕后第二年,强迁其部

  • 英军人侵干坝宗事件

    1902年6月,英印政府借口“藏人违背”1890年条约,占据锡金领土,派遣英驻锡金行政官怀特率兵200入侵西藏,直抵干坝宗,进行武装挑衅,勒令干坝宗守备及40名藏军撤离该地。班禅遣使严斥英人侵疆的非法

  • 拔也古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拔野古、拔曳固、拔也固、勃曳固。唐初回纥“外九部”之一。原驻牧于仆骨东,居地千里,有户6万,兵万人,与靺鞨为邻。少农业,以畜牧与射猎为业,产良马与精铁,冬乘木马(雪橇)逐鹿于冰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