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捕喝

捕喝

西域古地名。见《大唐西域记》,唐称中安国。《魏书·西域传》称忸密。《隋书·西域传》称安国。《新唐书·西域传》一作布豁。《元史·西北地附录》作不花剌,同书《太祖本纪》作卜哈儿,《察罕传》作孛哈里。《元朝秘史》作不哈儿。耶律楚材《西游录》作蒲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布哈拉。隋炀帝遣司隶从事杜行满使西域,曾至其国,得五色盐。大业五年(609)、十一年(615),安国遣使朝隋。唐时有大城40,小堡千余。其王自言一姓相承已22世。武德、贞观中朝唐,太宗厚慰其使,鼓励来中国通商。显庆(656—660)中,以其首府阿滥谧(旧布哈拉,今拉米坦)为安息州,即授其王昭武杀为刺史。开元十四年(726)、二十二年(734)来献方物。布哈拉在9世纪晚期至10世纪末为萨曼王朝都城。公元999年被喀喇汗王朝占领。1141年秋转归西辽。1220年被成吉思汗攻占。1370年归帖木儿。1459年被乌兹别克首领穆罕默德·昔班尼占领。1559年,昔班尼王朝阿卜都刺汗据此城后,迁都至此,从此该国称布哈拉汗国。1740年,沦为波斯附庸,1747年后重获独立。1868成为为沙俄保护国。1920年成立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24年并入乌兹别克共和国。

猜你喜欢

  • 白夷

    参见“白衣”(594页)。

  • 撒拉外五工

    清代撒拉族地区名。与※撒拉内八工相对而言,清乾隆以来,指分布黄河以北的化隆(治今青海尖扎县北)撒拉族地区。详见“十三工”(8页)。

  • 稽落山

    汉代匈奴地区地名。即今蒙古国西北部的额布根山。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等与南匈奴联兵大破北匈奴于此,北单于遁走。

  • 河瑞

    汉(匈奴)刘渊年号。309—310年,凡二年。

  • 八角鼓

    ①满族打击乐器。鼓身呈八角形,故名,相传象征八旗。宽约17厘米。鼓框、鼓墙均木制,单面蒙蟒皮。每片鼓墙嵌小钹子,象征24旗佐。其中一墙端系丝绳,中结双纽结,下垂长穗两股,穗色因各旗不同而互异。演奏法或

  • 乌济显

    辽东丹国大臣。渤海人。渤海国亡后仕于东丹国,官政堂省工部卿。后唐清泰二年(东丹甘露十年,935)十二月(一作十一月),奉命与列周道入后唐朝贡。翌年二月,后唐授以光禄卿,旋返归。

  • 墨特勤

    唐代后突厥汗国贵族。又作默特勤。名逾输。阿史那氏。※默啜之子。开元四年(716),兄※移涅可汗继位后,受封为右贤王。同年,因骨咄禄子阙特勤攻杀移涅可汗,出兵攻阙特勤,兵败投唐。六年(718),唐谋大举

  • 蠕蠕公主

    见“茹茹公主”(1602页)。

  • 李紫琮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大臣。亦作李子琮。白族。大理人。事大理国第十六世国王段正严(段和誉,1108—1147年在位),任“天驷爽彦贲”(大理国清平官之一)。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为进奉使,与副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左中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喀鲁哈河源。东至哈勒占,西至达斡得额沁乌苏,南至哈坦乌苏,北至布尔噶苏台鄂博尔商达。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五十年(1711)土谢图汗察浑多尔济第四子车凌巴勒后裔以札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