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摩诃衍

摩诃衍

唐代敦煌禅宗名僧。又译摩诃衍那,梵语意为“大乘”,故汉文史籍又称其为大乘和尚。汉族。公元8世纪下半叶人。久居敦煌,宣讲佛教顿悟学说,声闻吐蕃。唐建中二年(781),被赞普赤松德赞迎至吐蕃,居10余年,传播大乘顿悟禅宗,盛极一时,成为汉地佛教在吐蕃的代表人物。从教者甚众,赞普姨母、王妃及苏毗王子为首的大臣多人,均从其学,并出家为僧。致使吐蕃原信仰印度中观兼密宗,提倡“渐悟”的僧人遭到冷落,桑耶寺供施中断,故为该派所反对,两派观点尖锐冲突。贞元八年至十年(792—794),在赤松德赞主持下,代表汉地佛教与莲花戒代表之印度佛教展开辩论,即所谓“顿渐之诤”。汉籍载顿门派获胜,藏史谓渐门派被赤松德赞宣布获胜。十年(794)返回敦煌,继续宣讲禅宗顿悟说,许多居敦煌之藏族僧人仍从其听闻佛法。所传顿悟禅宗流传于吐蕃,影响后世。

猜你喜欢

  • 扫邻城

    见“迦坚茶寒殿”(1551页)。

  • 文昭

    1679—1732清初诗人。爱新觉罗氏。满族。饶余亲王阿巴泰曾孙,原封镇国公百绶子。字子晋,号茶翁、芗婴居士、紫幢轩主人,自署北紫山人。辞爵读书,从王士祯游。工诗,,才名颇盛,其诗取百家之精华。著有《

  • 跋利延

    ?—505高车国王。故国王※阿伏至罗宗人。6世纪初(约503年左右),阿伏至罗被部众杀害后,被国人立为王。约北魏正始二年(505)左右,哒再攻高车,谋立阿伏至罗堂侄、穷奇子弥俄突为高车

  • 杨初

    ?—355东晋时前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东晋咸康三年(337),袭杀族弟杨毅,并其众,自立为仇池公。向后赵石虎称臣,又遣使称藩于东晋。永和三年(347),被晋穆帝封为征南将军、

  • 克锡克腾

    见“克失旦”(986页)。

  • 纳欠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簿记官,兼理司署内的招待及会计事宜。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二十田级”,领有俸禄谷

  • 工贡麻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同德县西南境,西与南面临黄河,北接同德县夏卜让千户部落,东南接瓜什则部落。“工贡麻”藏语“上部寺院”之意。相传清代该部是循化厅和日千户管辖的部落,居同仁列科合,地近隆务寺。同仁县隆务

  • 木兰围场

    清代皇室和八旗官兵狩猎习武的场所。建于康熙二十年(1681)。地在今河北省围场县境。满语“木兰”,汉译为“鹿哨子”(吹哨引鹿的哨子),以此地设围场为哨鹿所,相沿既久遂视木兰为地名。该地原属蒙古喀喇沁、

  • 菘骏

    ?—1891清朝大臣。字镇青。满洲镶蓝旗人。瓜尔佳氏。咸丰八年(1858)举人,由兵部笔帖式累迁郎中。同治六年(1867),出为广东高州知府。历山东沂州知府、广西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漕运总督。光绪十二

  • 德薛禅

    见“特薛禅”(18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