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朝鲜文

朝鲜文

我国朝鲜族使用的文字。朝鲜文创制以前,朝鲜族曾长期使用汉文,后来又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来拼写自己的语言,称为“吏读”。公元15世纪朝鲜开始创制适合自己的语言特点的文字。1444年由世宗李祹主持,在许多学者的参与下完成了这项工作,于1446年以“训民正音”为名颁布使用。至今,这一名称仍被一些人沿用,称现在的朝鲜文为“正音文字”。朝鲜文是一种音素文字。最初有28个字母,其中辅音字母17个、元音字母11个。辅音字母中,有5个是基本字母,其它辅音字母都是在这几个字母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来的。元音字母有3个基本字母,其它则由这3个字母组合而成。在“训民正音”中,字母的排列顺序是辅音在前,元音在后。辅音字母按牙、舌、唇、齿、喉、半舌、半齿的顺序排列;元音字母按基本字母、初生字母、再生字母的顺序排列。“训民正音”选用了23个汉字代表字母的音值,但没有规定字母的名称。朝鲜文问世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和汉文、“吏读”同时使用。1527年崔世珍在《训蒙字会》中对“训民正音”作了改进,去掉一个辅音字母,规定了字母名称。19世纪末汉文和“吏读”停止使用,朝鲜文成为唯一正式的文字。1933年朝鲜语学会颁布《朝鲜语缀字法统一案》,增删了一些字母,正式规定了字母名称,规范了拼写法。1954年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对朝鲜文进行改进,取消了朝鲜文中过去一直夹用的汉字,重新修订了字母表,对拼写法的规范提出改进方案。现在我国朝鲜族使用的就是这种改进后的朝鲜文。南朝鲜仍在使用夹用汉字的朝鲜文。现行的朝鲜文有40个字母,其中19个表示辅音,21个表示元音。笔顺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拼写时以音节为单位,字形叠成方块状。字母没有大小写的区别。印刷体和手写体差别不大。在“训民正音”时代行款是从右到左竖写,现在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通行从左到右横写,南朝鲜横竖均可。

猜你喜欢

  • 吹河

    见“碎叶水”(2351页)。

  • 河西吐蕃供佛祈祷文木简

    原出自敦煌,今存武威文管会。木简共4支,长方形,有木柄可持。藏文颂佛祈祷文分别写在4支木简上,内容为祈求智慧增长、疾病消除、畜产繁殖。所敬之神佛主要是龙神及观音菩萨诸眷属,其中也提到一名本教神尧辛。从

  • 桌子山岩画

    内蒙古乌海市附近桌子山发现的岩画。共有5处。经研究认为大部分是产生于相当夏、商、周的青铜时代。主要系动物和骑马人图形等。其中有神、灵头像、太阳纹图案、重圈纹图案和各类人面图案,从凿痕判断,有的是用铜器

  • 察割之乱

    辽代(契丹)初期重大政治事件。察割,即耶律察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耶律安端子,为辽世宗耶律阮的族叔。世宗即位时,淳钦太后不允,将兵抗击,在此两强争斗之时,他见世宗宽厚,乃怂恿其父投附世宗。后世宗确立

  • 车坊

    唐代官办运输机构。又作长行坊、长运坊。以牛车为主要运输工具。设置于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遗址)等地。长吏称长行使。初隶河西长行转运使。对于促进西域地区交通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凤首瓶

    考古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瓶口作花口式杯形,长颈呈竹节状,上塑出凤首,故名。器物高大,一般为广圆肩,圈足。有的上饰花纹。用于盛水或奶,是契丹游牧生活的反映。

  • 奚秃里

    见“秃里”(1082页)。

  • 完颜讹论

    金末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历官枢密院都监、安化军节度使、右副点检。贞祐二年(1214),受仆散安贞命为右翼,与左翼沂州防御使仆散留家合兵攻杨安儿起义军。败起义军将领徐汝贤3州兵十万于昌邑东。与诸军破莱

  • 迪姑迭

    1077—1123金武官。亦作迪忽迭。温迪罕(痕)部人。女真族。温迪罕氏。扎古迺孙,胡论水(今活龙河)部长阿胡迭子。年20余代父领谋克。辽天庆四年(1114),攻宁江州,败辽援兵。后在破奚营,败韩州、

  • 诸王位

    西夏官位。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载有南院王、北院王、西院王、东院王,统称诸王位,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用25两银印。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