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大眼

杨大眼

后仇池国宗室、北魏将领。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孙,杨德子。少有胆气,跳走如飞。北魏太和(477—499)中,举家归附孝文帝。被尚书李冲典选为军主,未几,迁统军。随孝文帝南征宛、叶、穰、邓、九江、锺离之间,勇冠六军。宣武帝(499—515年在位)初,以功封安城县开国子,食邑300户,升直閤将军,寻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后出为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正始元年(504),随都督李崇伐东荆蛮酋樊秀安(一作季安)等。二年,从魏将邢峦攻梁将蓝怀慕于清水之南,杀获万计。四年(507),以平东将军衔与魏中山王元英率众数十万攻梁钟离城,守淮桥东西二道,以属下所统两军夜中争桥奔退,不能禁,相寻而走,黜为营州兵。永平(508—512)中,叙勋,起为试守中山内史。后为太尉长史、假平南将军、东征别将,隶都督元遥,遏御淮、肥。史称其善骑乘,自为将帅,身先士卒。后出为荆州刺史,在任2年而卒。

猜你喜欢

  • 不令支

    见“令支”(578页)。

  • 清文义学

    参见“八旗义学”(28页)。

  • 江孜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法王府顶”。全称江卡尔孜,亦称季阳则、江喀孜、协噶尔江孜、佳勒则宗。相传大喇嘛曲杰朗钦帕巴赴内地朝觐经此,曾在山巅建居室,故名。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年楚河上游,地处拉萨、日喀则与

  • 清代驻藏大臣考

    书名。丁实存著。1943年成书。该书取材于《东华录》、《卫藏通志》、《大清会典》、《耆献类徵》、《宣统政纪》、《清史稿》、《筹藏奏牍》等书。概述西藏近300年受中央王朝统治之历史,详论清朝对蒙藏宗教政

  • 永陵

    ①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劾里钵为圣肃皇帝,庙号世祖。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永陵。原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1156)十月,迁葬于大房山(今北

  • 仁蚌巴

    明代西藏地方封建势力首领名。帕主噶举派家臣南喀杰波在后藏仁蚌地区为官。势力日盛,与帕主分庭抗礼,成为仁蚌地区实力派,因久居仁蚌地区,遂被称为仁蚌巴。意为“仁蚌地区人”。藏史多以地方势力的居住地称其首领

  • 胡布山

    古山名。所指众说不一,或认为是大兴安岭北段之伊勒呼里山或格尔布尔山;一说是今外兴安岭南麓支脉扎格德山(旧称雅玛岭);也有说是前苏联境内之布列亚山。南北朝至隋之钵室韦依此山而居。

  • 丹巴次仁

    1678—1738清代德格第四十二世土司兼德格寺主。旺钦衮波次子。曾征服石渠、江西、白玉及竹庆等地一些部落,势盛。清雍正四年(1726),为清松潘镇总兵招抚,授德格安抚使职,赐金印。十年(1723),

  • 蒙古国子监

    元代中央教育机构。隶蒙古翰林院。秩从三品。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始立,置司业1员。初专教四怯薛(禁卫军)并各爱马(封邑)官员子弟。二十九年,准国子监例,置祭酒、司业、监丞等官职。执掌学之教令和监务

  • 承平

    ①北凉沮渠安周年号。443—460年,凡18年。 ②北魏南安王拓跋余年号。452,凡1年。一作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