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朴

杨朴

①东汉末年武都氐族首领。又作杨濮、杨璞、杨仆、杨阜。自称武都氐王。时群雄割据,武都治下辨(今甘肃成县西)无所统。曹操以其为武都太守,招集流亡,民赖以安。延康元年(220)七月,率族人内附,居于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东)。 ②金初谋臣之一。渤海族遗裔。一作杨璞。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徙置辽铁州(治今辽宁营口县东南汤池)。少时登辽进士第,仕辽官至校书郎。辽天庆六年(1116),高永昌据东京(今辽宁辽阳市)反辽时降女真。是年冬,阿骨打用其策,始称皇帝。翌年,劝谏阿骨打循英雄开国或受禅故事,先求大国册封。八月,阿骨打遣人至辽议和,求册封十事。后以辽册仪不恭,所册“东怀国”皇帝乃小邦之意,面斥来使。进知枢密院事,称内相。天辅二年(1118),谏言太祖阿骨打立后。三年,复建议定朝仪典章,使上下尊卑粗有定序。五年,权知行营留守。为人多智善谋,金国初建,诸事草创,朝仪制度,皆出其手;与辽、宋往来书表,多由其润色文字。

猜你喜欢

  • 木邦军民宣慰使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木邦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立为府。永乐二年(1404),始改为木邦军民宣慰使司,以知府罕得法为宣慰使。治所在今缅甸腊戍东北新维。永乐(1

  • 义都珞巴语

    我国自称义都的珞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南部与印度接壤的地区,使用人口100左右。印度占领区域约有7千人使用。与其他珞巴语差别很大,与达让僜语

  • 湘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大二年(1309),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弟迭里哥儿不花由北宁王徙封。其子八剌失里于至治三年(1323)袭封。

  • 詹山

    东汉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武陵郡(今湖南西部,四川、湖北、贵州部分地区)蛮人。桓帝元嘉元年(151),率领武陵辰阳(今湖南辰溪、麻阳一带)、零陵都梁(今湖南武冈)等地各族人民起兵,反对官府苛敛。聚

  • 午春

    即“乌春”(329页)。

  • 出草

    ①台湾高山族对集体狩猎的一种称呼。狩猎是过去高山族人的重要生活来源,各“番社”均据有猎场,彼此不得侵犯。由于狩猎工具简陋,狩猎时需集体进行,每当春深草茂之时,族长动员社众各持器械、干粮,带着猎犬,集体

  • 噶阿

    藏语音译。西藏地方铸造的铜币之一。面值作藏银5分。1909、1913、1918、1922年先后铸造发行。1918年铸造者较1913年以前铸造者重量轻,正面铸狮子图形,背面中央铸面值“五分”字样。称前者

  • 昂木样

    景颇语,意为“家外奴隶”,参见“木样”(254页)。

  • 阿史那瓌

    即“默啜”(2551页)。

  • 哈尔萨卫

    见“哈儿速卫”(1638页)、“哈失卫”(16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