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首
见“门款”(135页)。
见“门款”(135页)。
西夏监军司名。夏毅宗李谅祚时期所建。驻地在灵州(今宁夏灵武)。护卫首都兴庆府。
见“鄂伦春族”(2052页)。
我国白马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松潘县以及甘肃省文县等地,使用人口约11000多。白马语内部可分为3个土语,语音和词汇上稍有差异。
?—1913清末民初内蒙古昭乌达盟杭锦旗※“独贵龙”运动的组织者。蒙古族。为反抗军阀官僚、大地主、大旅蒙商号掠夺蒙古人民的土地牧场和牲畜财物,于1912年与札萨克旗“独贵龙”运动的首领旺丹尼玛共同领导
地名。原名河口,藏语作呷曲卡。东邻康定,南毗盐源,西接理塘,北界瞻对。历为打箭炉明正、崇喜2土司属地。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入藏驱准噶尔,于江之中枢设中渡汛驻防,改名中渡,归打箭炉、阜和协管辖
见“赖和木图拉”(2314页)。
简称“戛堵”,景颇语音译,意为“地官”。旧时云南陇川邦瓦景颇族地区一种宗教职位名称。专门负责为“山官”(管辖一个或数个村寨的世袭首领)主持祭“地鬼”和祭“官庙”等祭礼。由“山官”任命,世袭,委任时“山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大德八年(1304),答剌麻八剌子海山(武宗)受封。
明代蒙古领主之一。为非成吉思汗家族出身的领主通称。亦译赛德。蒙古语音译,意为“善人”、“贵人”、“大官”。拥有较多的领地、属民和牲畜,担任太师、太尉、知院、丞相、※宰桑等要职,有的成为万户(土绵)、※
见“雅尔”(21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