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段永

段永

502—569

西魏、北周官员。字永宾。鲜卑段氏,先世辽西(一说辽东)石城人。晋幽州刺史※段匹䃅之后。曾祖段愄为北魏黄龙镇将,遂迁至高陆河阳(今陕西高陵县)。魏正光(520—525)末,六镇起事,携老幼避居中山,后赴洛阳。拜殿中将军,迁平东将军,封沃阳伯。讨平青州崔社客起事,进爵为侯,授左光禄大夫。西魏大统(535—551)初,结宗人谋归西魏,袭斩西中郎将慕容显和,以功别封昌平县子,授北徐州刺史。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以功进爵为公。河桥之战,力战先登,授南汾州刺史。累迁大都督、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尔绵氏。废帝元年(552),授恒州刺史。时朝贵多其部人,日谒者,冠盖盈路。北周闵帝元年(557),进广城郡公,转文、瓜二州刺史,入为工部中大夫,迁军司马。保定四年(564),拜大将军。史称其“历任内外,所在颇有声称,轻财好士,朝野以此重焉”。天和四年(569),授小司寇,寻为右二军总管(一作左厢第三军总管),率兵北道讲武。遇疾,卒于贺葛城(今内蒙古临河县东北)。赠柱国大将军、同、华等五州刺史。

猜你喜欢

  • 土官底簿

    书名。明代西南土官之家谱。二卷。不著撰者名氏。内容备载明正德(1506—1521)年前,滇、黔、桂、湘诸省土官之来源、官爵世系、承袭、削除等事,实为土官之家谱。内收云南土司51家、广西61家、四川20

  • 拔大何

    见“阿大何”(1199页)。

  • 大横帐

    契丹皇室宫帐。简称横帐。为对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及后裔的统称。与阿保机伯父岩木的后裔(※孟父房)、释鲁的后裔(※仲父房)和阿保机诸弟及后裔(※季父房)共同构成四帐皇族。一说,“辽俗东向而尚左,御

  • 阿禾必

    宋末元初云南元江“罗槃甸”主。哈尼族。元至元十二年(1275)冬,元军进军哈尼族首领统治中心罗槃城(元江),率众坚守城垣抵抗,并屡拒元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招抚。后赛典赤率军亲临城下,迫于形势,“乃举

  • 阔阔不花

    蒙古国将领。又译课课不花。阿勒坛塔塔儿氏。以骑射著称。太祖十三年(1218),随国王木华黎征金,任探马赤五部前锋都元帅之一。从攻陕右,斩金将王公佐。十九年,随嗣国王孛鲁征西夏,克银川。二十二年,从孛鲁

  • 合里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地区古地名。元宣政院(初称总制院)先后在吐蕃设置驿站27处,计:吐蕃等处7、吐蕃等路9、乌思藏11。《元史》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九月,乌思藏因必里公之乱驿站断绝,命给财畜资助

  • 吴亚终

    ?—1868清咸丰、同治间壮族起义领袖。又称吴亚忠、吴阿忠。广西新宁州(治今广西扶绥县)渠卢村人。壮族。咸丰年间(1851—1861),随父※吴凌云于广西左、右江一带抗击清军。咸丰十年(1860)八月

  • 额什木汗习惯法

    见“艾斯木汗习惯法”(438页)。

  • 温迪痕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称“温迪罕部”。分布于统门水(今图们江)流域。部人皆以部名为姓氏,为女真族的白号之姓,受封于金源郡。在女真推行汉化过程中,多改为汉姓温。

  • 平地松林

    辽代地名。属上京道。位于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上游一带(一说位于今内蒙古林西西南、克什克腾旗东南,一直向南延伸到今河北境内的围场以北一带)。为契丹发源地,“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