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宇文泰”(897页)。
河流名。老哈河支流。发源于阴山系之蛤蟆岭,在赤峰北,系指召苏河、阴河、西路嘎河、半支箭河、锡伯河、五河汇合段东北流与乌拉台河、车尔伯呼河合,至赤峰西北入翁牛特旗,曲折东流入老哈河。南北朝时库莫奚族曾居
一作“虎北口”。关隘名。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长城要口之一。古为北军进兵幽州常取之道。关口两旁山势陡削,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清康熙时(1662—1722)曾设直隶总督,驻此。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边都寺。在青海循化县。据传此寺建于元代以前,初为一小经堂。元初,萨迦人阿什旦率族迁循化,其后人成为该寺支持者。明建文四年(1402),由宗喀巴弟子喜饶坚赞建成,属格鲁派。后将该寺献于
渤海王国官员。文王大钦茂时官辅国大将军(兼将军)、玄菟州刺史兼押衙官、开国公。唐乾元二年(日本天平宝字三年,759)春,奉使聘日,与日本出使渤海兼赴唐迎藤源河清使高元度及日判官内藏全成等同行。海中遇大
?—1643明代土族土司。又作鲁印昌,鲁胤昌。世居连城(今甘肃永登),故称连城土司。世袭指挥佥事。崇祯九年(1636)升参将,分守庄浪。十年,任西宁副总兵。李自成起义军贺锦部攻河西时,他散金帛于将士,
?—356东晋时前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初之子。东晋永和三年(347),受晋封为镇东将军、武都太守。十一年(355),父被族叔杨宋奴遣梁式王杀后,率众诛宋奴及梁式王,自立为
蒙古国公主。又译火阿真伯姬、果真、豁真别乞。“火臣”为名,“别吉”汉意“公主”。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长女。南宋嘉泰二年(1202),成吉思汗欲以其许克烈部长汪罕孙秃撒合,并为长子术赤求婚于汪罕女抄儿
拉祜语音译,意为“大房子”或“母系家族”。解放前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保留的一种母系家庭公社残留形式。由属同一始祖母的若干女性后裔的对偶家庭组成(男性婚后从妻居),通常包括六七个对偶小家庭,共四五十人
见“撒答”(24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