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猛哥帖木儿

猛哥帖木儿

①明初瓦剌贵族首领、北元权臣、又译猛可帖木儿。明人称其为瓦剌王,驻牧地在甘凉边外北山一带。14世纪末,部众繁衍,势力日强,渐与北元分庭抗礼。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明成祖)为避免腹背受敌,集中力量对付建文帝,曾遣书给他及鞑靼可汗坤帖木儿,加以招谕。一说其为乌格齐哈什哈先世,一说与乌格齐哈什哈同为一人。②(?—1433)明建州左卫女真著名首领。又名孟特穆。女真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6世祖。世居斡朵里(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牡丹江西岸马大屯)。父挥厚为元朝斡朵里万户。明初袭父职。因北面兀狄哈人侵袭,于洪武五年(1372),率部溯牡丹江而上,南徙至珲春河畔。约九年(1376)至十七年(1384)间,迁至朝鲜东北面庆源、镜城一带。以防倭有功,“就委镜城等处万户职”。二十一年(1388),又南移至阿木河(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地方,封上将军。以聪明、机敏见称。永乐元年(1403),由建州卫指挥使阿哈出荐举,为明帝所赏识。二年,受诏谕,归顺明朝,赴京朝贡,封建州卫指挥使(一作都指挥使)。八年(1410),与朝鲜关系恶化,率部徙居房州(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古城,一作其近地)。十年(1412),析置建州左卫,为首任指挥使。十一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八年,先后亲自或遣人入京朝贡,为部属请职,屡受明帝厚赏。二十年(1422),成祖朱棣亲征蒙古,率部从征。二十一年六月,迁回阿木河。宣德元年(1426),以招抚杨木答兀等人功,晋都督佥事。八年(1433),晋升建州左卫右都督。助明辽东都指挥裴俊击退杨木答兀及古州(即具州)野人(女真) 300余人的围攻。旋被杨木答兀及800余七姓女真杀害。清建国后追尊为肇祖原皇帝。

猜你喜欢

  • 达什巴图尔

    ?—1714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藏名札西巴图尔、札什巴图尔等。博尔济吉特氏。青海固始汗第十子。固始汗袭据青海时,与兄伊勒都齐、多尔济等同领青海右翼。清康熙(1662—1722)中,因诸兄前死,总辖

  • 后召庙

    见“真寂庙”(1819页)。

  • 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

    官名。满语音译。清初八旗以翼设立的前锋统领。天命(1616—1626)间,后金※巴牙喇(护军)营设有哨探兵和哨探额真,用为侦探敌情并“捉生”。后金天聪八年(1634)定,巴牙喇前哨兵称为“噶布什贤超哈

  • 固尔玛珲

    见“固尔玛浑”(1432页)。

  • 木里王

    见“毛里孩王”(360页)。

  • 女里

    ?—978辽代大臣。字涅烈衮。契丹族。原为世宗积庆宫人。善识马,见马迹,可辨骏劣。穆宗应历(951—969)初年,为司马小底,中因母忧去职,后累迁马群侍中、飞龙使。因出本宫,与耶律贤私交甚厚,言不见外

  • 四大斡耳朵

    “斡耳朵”意为“宫帐”、“帐殿”。指元太祖、世祖所建后妃的四斡耳朵。成吉思汗大斡耳朵居孛儿台皇后等8后妃;第二斡耳朵居忽兰等8后妃。第三斡耳朵居也速等10后妃;第四斡耳朵居也速干等12后妃。世祖忽必烈

  • 南滇赛氏族谱

    回族族谱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赛玙纂修。始修于明万历年间,由赛启皋主持纂修。原版已毁。此为重修。凡1册。分为《西宗源流》、《爵位图考》、《咸阳世系》、《五服图列》、《艺文汇集·历朝皇帝御祭、赐

  • 李吐于

    见“咄于”(1388页)。

  • 随甲

    清代对额外马甲等之称。用以作为八旗官员的养廉银。史谓文官食火耗、武官食空粮,此为一定时期内约定俗成的陋规,清诸典籍皆以列载于《俸饷优恤》项下。《清会典·八旗都统》载:凡马甲等“皆有额,额外曰随甲,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