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宣
隋番禺地区俚人首领。曾任陈朝东衡州刺史王勇部将。开皇十年(590),聚众反隋,岭南首领多应之,兵逼广州城,攻杀广州总管韦洸,并遣别将周师举围东衡州(今广东始兴县境)。后遭隋大将鹿愿、广州检校慕容三藏和洗夫人部联兵合击,寡不敌众,溃散,后不知所终。
隋番禺地区俚人首领。曾任陈朝东衡州刺史王勇部将。开皇十年(590),聚众反隋,岭南首领多应之,兵逼广州城,攻杀广州总管韦洸,并遣别将周师举围东衡州(今广东始兴县境)。后遭隋大将鹿愿、广州检校慕容三藏和洗夫人部联兵合击,寡不敌众,溃散,后不知所终。
伊斯兰教译著。清末伊斯兰学者马复初口述,弟子马开科等译。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分上、下两卷。书名乃阿拉伯文伊斯兰教经典《甫苏思》的意译。为《四典会要》之续篇。“大化”取意真主化育万物,化生万物
即“贵赤”(1654页)。
契丹王朝对治理契丹民事制度的称呼,与“汉制”相对而言。契丹建国后,对契丹人和汉人(包括渤海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辽史·百官志》称:“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
见“二十四史”(6页)。
清卫拉特蒙古青海和顾特部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硕实汗第七子。驻牧青海和硕特右翼,为青海和硕特8台吉之一。顺治六年(1649),因助清军讨河西并招降西宁城,获赐“巴图尔额尔德尼岱青”号。为清外札
官名。为宣慰使属员。职掌衙门案牍和管辖吏员,处理官府日常事务。元代秩从六品,明代为从七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鄂温克人的他称。亦曰索莪罗。含义说法不一,一说为“骁勇”、“善战”之意,或说乃“肃慎”或“述律”音转,有说系满语“索拉勒恩”(汉译“桦木”)的异译。来源于肃慎(一说为契丹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60里大青山南麓的鄂奇特山谷。清顺治十二年(1655),额尔德尼达彦齐呼图克图主持兴建。康熙五十二年(1713),赐名崇禧寺。此寺住持名义上为额尔德尼达彦齐呼图克图,实
见“契苾葛”(1565页)。
寺庙名。位西藏江孜城内。藏语作“班廓德庆”(意“吉祥轮大乐”)寺。相传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由萨迦法王大臣帕巴白之孙饶丹贡桑帕与一世班禅共同倡建。寺内主殿3层,供奉一尊28000斤黄铜铸制、高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