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公

王公

清代封爵统称。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和辅国公6等。原为对满洲贵族的专用封号。后亦用以封赠某些民族上层人物,有宗室、蒙古、回部(维吾尔)、唐古特(藏族)王公之分。宗室王公又称八旗王公,皆冠宝石顶,以补服翎眼为差次,统名曰八分王公,盖加九锡之意。其未入八分王公以及镇国、辅国将军,皆冠珊瑚顶。旧例,亲王嫡子封郡王,郡王以下嫡子皆递降一等封;亲王众子封辅国公,庶子封辅国将军,郡王以下递降同。康熙(1662—1722)中,以宗禄繁重,改亲王嫡子、众子封未入八分辅国公,郡王以次递减等。考以翻译、马步射技优者授以本爵,否则递相降等授爵。亲王、郡王世袭罔替,贝勒以下降袭,至辅国公后世袭。其未入八分辅国公以下,降至奉恩将军后世袭罔替。乾隆(1736—1795)更定,王、贝勒有勋劳者世袭;恩封者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未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未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镇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皆世袭。其谱谍、序录子女嫡庶、官爵、婚嫁、俸秩、优恤诸事,由宗人府管辖。既有政治实权,且占有大量庄园和人丁,享有优厚俸禄,握雄厚经济实力。辛亥革命后被革除。蒙古、回部、唐古特王公是在清王朝统一全国过程中因功勋卓著、或父祖劳绩而受荫封。其爵秩与八旗王公相同。蒙古王公有札萨克王公和闲散王公之分。札萨克又可分为内札萨克和外札萨克。内札萨克指漠南蒙古各部。因其归附清朝最早,功绩最大,故受清廷眷顾也最多。尤其是科尔沁部王公,既与满族统治阶级谊联戚畹,又在长期征战中屡婴重寄,著立战功,是以亲王、郡王皆视其等级而加优。其授职司,编户比丁、俱与八旗蒙古王公无异。其谱系、封爵、会盟诸事悉隶理藩院旗籍清吏司。外札萨克是指喀尔喀、阿拉善、青海、科布多和新疆土尔扈特等各部。其爵秩等第,与内札萨克大致相同,唯王公之外,尚有汗号。谱系、封爵、降袭等诸事隶理藩院典属清吏司管辖。闲散王公既指归化城土默特、居京绰罗斯、察哈尔和硕特王公,也包括内外札萨克不在旗王公。定例:各旗札萨克,俱以王、贝勒、贝子、公充任,分世管和特简;都统以下员缺,令札萨克王公补授;每次会盟,各旗王公,无论管旗与否,不至者罚俸;凡奉差出兵,不亲身前往者革爵;临阵作战脱逃者革爵,佐领人丁籍没,倘能身先士卒力战而获胜,按功分赏;得知邻镇有警,不率甲兵应援者,王罚马百匹,贝勒、贝子、公70匹;王公诰敕,若因水灾失毁,准予补给。服饰照宗王之例,唯马缰不得用金黄紫色,内札萨克王以下,须各以班朝觐于避暑山庄,以备木兰行围。不论内外札萨克,每年均须轮流进京朝觐。回部王公也有札萨克和闲散之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裔、哈密额贝都拉伯克裔为札萨克王公;库车郡王鄂对、乌什辅国公色提卜巴勒氐、乌什辅国公噶岱默特裔、居京各回爵裔为闲散。唐古特王公有二支:一为颇罗鼐子珠尔默特策布登裔,一为诺颜和硕齐裔。回部、唐古特王公仪制及特遇与外札萨克蒙古王公大致相同。

猜你喜欢

  • 萨亦德

    1490—1533※叶尔羌汗国(1514—1680)创建者。又译赛德,《明实录》作写亦,王琼《晋溪本兵敷奏》作撒因。※东察合台汗国※阿黑麻汗第三子。1501—02年随父支援伯父※马合木汗抗击月即别※昔

  • 乡善君

    汉西域车师前国官名。言降附之义。位在王、侯、将、都尉之下。主司军事。

  • 阿达哈哈番

    满语音译。清代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勋臣封爵之一。后金天命五年(1620),分其爵称之参将、游击为三等。天聪八年(1634),遵满洲旧俗,统改八旗官爵汉名为满名,以一、二等参将对等改称为一、二等扎兰章

  • 孛阔

    蒙古语音译,意为“力士”。又译孛可。蒙古贵族以其为尊号,以示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成吉思汗时代,“有一国不及之力”的不里、蔑儿乞部的赤勒格儿,均享有此称。

  • 朵仁

    见“噶锡哇”(2501页)。

  • 阜新县

    旧县名。在今辽宁省西北部。原为土默特左翼旗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置县,治鄂尔图版山南麓。宣统三年(1911)移治水泉煤窑。1958年改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 胜州

    州名。隋开皇二十年(600)置,唐仍置。治所在榆林县(今内蒙古准噶尔旗十二连城)。隋、唐曾改榆林郡。辽废。宋景祐(1034—1037)中入于西夏。

  • 巴巴克苏勒坦

    ?—1680蒙古族。察合台后王※伊斯玛依勒汗子。世居新疆。康熙九年(1670),为镇压伊斯兰教白山派,奉父命统兵驻镇喀什噶尔(今喀什),逐阿帕克和卓。十九年(1680),阿帕克和卓导引准噶尔部噶尔丹进

  • 明代蒙古的贫民。亦作吗固。意为“坏人”、“劣等人”。是封建领主对部分贫民的蔑称。生活贫困,无力缴纳赋税(阿勒巴),为领主服劳役和兵役,受领主和上等平民(赛音库蒙)的歧视,社会地位低下。有的沦为领主的奴

  • 苻登

    343—394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君。386—394年在位。字文高。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族孙,苻敞之子。少而雄勇,及长颇览书传。初被坚封为殿上将军,迁羽林监、扬武将军、长安令。后坐事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