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珲春厅

珲春厅

地区名。珲春古作浑蠢,一作乌春,女真语“透彻”意,地以水名,今为县名、城名。位于今吉林省东南部。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即今珲春县。辖域东西250余里,南北300余里。东、南界俄罗斯东海滨省,西接朝鲜,北邻东宁厅。汉、晋属北沃沮地。唐为渤海国东京龙原府境。辽、金属图们水温迪痕部浑蠢水乌库哩部。元为开无路沃济野人地。明为建州,毛怜卫女真活动地区,属颜春地面。清初,珲春河左近为库雅拉部所居。又称南荒围场。康熙五十三年(1714),筑城于十八屯,位于珲春河(红旗河)右岸。始设协领,管辖捕獭牲丁,隶宁古塔副都统。光绪七年(1881),增设珲春副都统。同时弛禁,设垦局。宣统元年(1909),裁副都统,改置同知厅,隶东南路道。民国二年(1913),改厅为县。向为边防重地。清末至民国初年,治内有汉、满、朝鲜、回、库尔喀等族居住。

猜你喜欢

  • 察哈台

    见“察合台”(2473页)。

  • 肃慎故地

    古肃慎族所居之地。约东临日本海,西近嫩江,南达牡丹江上游一带,北有黑龙江中下游流域的广大地区。汉晋时的挹娄、南北朝至唐时的勿吉、靺鞨诸部,也大体居此。《新唐书·渤海传》所载“以肃慎故地为上京”,“其南

  • 正大

    金哀宗完颜守绪年号。1224—1232年,凡9年。

  • 武川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西部大青山区。明为蒙古西土默特牧场。清隶山西归绥道。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其北境翁滚置,寄治归化城。1912年改县。产莜麦及马铃薯等,畜产、野生植物资源亦富。

  • 宇文毓

    534—560北周皇帝。557—560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庶长子。生于统万城,因名统万突。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善属文,词彩温丽。西

  • 应顺

    ①五代后唐闵帝李从厚年号。934年,凡一年。 ②见“隆基”(2136页)。

  • 达姤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亦称达搯室韦。史称该部分布于古冻末河、那河流域,学界对此二河比定不一,今所在无定论,有四说:一说在嫩江下游以西今吉林省大安县至黑龙江省扎赉特旗地区;或认为应在今松花江下游以南、以东地

  • 布努

    部分瑶族自称。分布在广西都安、巴马、田阳、河池、百色、南丹、忻城、宾阳、上林、马山、田东、隆安、平果、德保、来宾、宜山及云南富宁等地。大多居于山区,男女外出多背竹篓,故有“背篓瑶”之称。操“布努话”,

  • 向思明

    明代湖广安定土官。土家族。元末任安定(今湖北南漳县西)宣抚使。至正二十四年(1364,一作二十七年),遣所属长官硬彻律等,以元所授宣抚司印,上缴吴王朱元璋,请改授。置安定等处宣抚司2,命其与弟向思胜分

  • 浇河

    郡名。古西羌所居。东晋时,后凉吕光置浇河郡。寻为南凉秃发乌孤所取。后入吐谷浑境。北周建德五年(576),移治黄河南浇河故城,改为廓州。隋大业初,复为浇河郡,寻亦废。故治在今青海黄河南岸贵德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