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州回鹘汗国

甘州回鹘汗国

五代宋时西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公元9世纪末(一说10世纪初),河西回鹘人庞特勤(一说仆固俊)创建。其疆域以甘州为中心,西至肃州(今酒泉)、瓜州(今安西)、沙州(今敦煌),东南至凉州(今武威)、兰州、秦州(今天水),东北至贺兰山(今宁夏境),西北至合罗川(今额济纳河)。最高统治者为可汗,以下各级官吏名号则突厥称号与中原王朝名号兼收并用。所辖各部落设有首领“分领族帐”。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盛产马牛羊驼;农作物有白麦、青稞、黄麻、葱、韭、胡荽等。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世以中国为舅”,中原王朝“亦常以甥呼之”。其首领仁美、仁裕、夜落纥和夜落隔归化、夜落隔通顺,先后受五代、宋朝册封为“英义可汗”、顺化可汗、奉化可汗、忠顺保德可汗、怀宁顺化可汗和归忠保顺(义)可汗王等称号。常以朝贡或榷场的形式,与中原贸易,用马匹、骆驼、白玉、琥珀、硇砂、乳香等换取白银、绢、帛、丝、茶等。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一说明道元年,1032),为西夏所灭。自庞特勤始,共传十一世,历时百余年。汗国在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佛教文化艺术,维护中西贸易通道,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参见“河西回鹘”(1507页)。

甘州回鹃汗国世系

猜你喜欢

  • 仫佬语

    我国仫佬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其邻近的柳城、忻城和宜山等县。使用人口约9万(1982),其中90%居住在罗城自治县。仫佬族无文字,有许多人

  • 五大臣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开创后金汗业的功臣五人立为理政听讼大臣。此五臣即:※额亦都、※安费扬古、※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擢居此要职。战时率领八旗兵出外征战,平时在内佐理政务和

  • 隆安

    见“十二安”(8页)。

  • 阿铁

    传说中的怒族祖先。与妻伊娃原居丽江。房前有一棵大树,结满黑果,人们说这棵树是鬼栽的,果子不能吃。其夫妇不信,悄悄吃了,伊娃不幸死去。接着大树变成人,并将女儿嫁其为妻,送其夫妇一只竹蔑筐。不久,洪水淹没

  • 辽天祚帝

    见“耶律延禧”(1309页)。

  • 龙仔

    黎语称“沃伐”,意为“做穷人”。系指解放前黎族地区某些因破产或逃避迫害而依附某一有财势的富户门下的贫苦农民,故又称投靠户。被依附者称“龙公”,黎语谓“沃凡”,意为“做富人”,也有“做主人”之意。投靠时

  • 索县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河北岸之索曲河流域。东邻丁青县,南接比如县,西连班戈县,北倚巴青县。原为索宗。为内地入藏之重要中间站,元代为乌思藏和朵甘思两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交界处,设有大驿站。1959年改称

  • 出连虔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出连部首领。见“出连”(567页)。

  • 宋王

    ①辽封爵。保宁元年(969)四月,原获罪被囚的赵王耶律喜隐,以改元遇赦,复爵,改封;清宁九年(1063),耶律仁先以击破耶律重元谋逆功,进封。 ②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太宗长子完颜宗磐(本名蒲鲁虎,又

  • 类乌齐事件

    1917年9月,西藏地方当局在英帝挑唆下,以驻类乌齐(或写作类吾齐,在今西藏昌都西北)川军擒杀一名藏兵为借口,向四川守军进攻。英国立即运来步枪5000支、子弹5万发支援藏军。次年1月川军失利,类乌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