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甲渠侯官衙遗址

甲渠侯官衙遗址

汉代内蒙古官衙遗址。俗称破城子。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南纳林、伊肯两河间的戈壁滩上。为汉代居延都尉西部防线甲渠塞长官甲渠侯的官衙。遗址大部为砂砾掩没。往西300米,南北排列一字形烽燧和双重塞墙遗迹。1947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此进行发掘,在障坞内共掘出汉简6800余枚,实物800余件。木简多为当地屯戍文书,实物主要有弓箭、铁甲、铁农具、货币等。坞南有方形夯土台,为侯官了望哨所。

猜你喜欢

  • 萧永祺

    金代史家。本名蒲烈,字景纯。史载其少好学,通契丹大小字。受业于广宁尹耶律固,研习译书。金熙宗皇统(1141—1149)年间,固修《辽史》,未成而卒,继之,成纪30卷、志5卷。后人称此书为萧永祺《辽史》

  • 关于吐谷浑莫贺延部落奴隶李央贝事诉状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081号卷子。全卷23行。系(河州)节度衙及河州军军部调处奴隶归属纠纷的文书。内容是:奴隶李央贝,原属吐谷浑莫贺延部,由该部绮立当罗索以5两(金或银)买下,

  • 忽斜虎

    见“完颜仲德”(1151页)。

  • 合苏女直

    见“曷苏馆”(1652页)。

  • 纥石烈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下辖三十个分部。详见“纥石烈”(945页)。

  • 大河家集

    保安族传统贸易集市。位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自治县大河家。始自清末。每逢双日进行,故又称“双日集”。届时居民携自产的土特产品等小商品,至集市出售、交换。后贸易范围扩大,逐渐出现白银、鸦片、牲畜、柴草等市

  • 更将

    布依语音译,汉语称“祭山神”。布依族传统宗教节日。流行于黔南、黔西南布依族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至初五举行。据(乾隆)《南笼府志》卷二载:“(仲家)每岁三月初三宰猪、牛祭山,各寨分肉,男妇饮酒,食黄糯

  • 西宁州土人

    土族的史称。明袭元用法。详“青海土人”(1281页)、“土族”(63页)。

  • 宗译巴

    藏语音译。俗称“译字房”。旧时四川阿坝嘉绒藏区土司衙门文书的称谓。负责官寨内的一切书信、便条等各种缮写工作,兼掌全境纳粮名单。原有两户轮流供职,世袭,后又增加1户,非世袭。每户1月轮换1次。任职期间,

  • 罗卜藏布林拉伊

    1642—1715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又译罗卜桑普林赖。喀尔喀蒙古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一世。出生于杭爱山区,为哲布尊丹巴一世弟子授予诺颜呼图克图的称号。康熙元年(1662)赴西藏,在西藏受戒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