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瞿昙寺

瞿昙寺

藏传佛教寺庙。位于乐都县南40里。洪武二十四年(1391),西宁僧人三罗喇嘛主持修建。初仅佛堂一座。后经多次扩修始具规模。寺坐西朝东,占地41亩,坐落在一正方形城堡内,形制与北京故宫相仿,故有俗谚称“走了瞿昙寺,北京再甭去”。寺内院落重叠,亭台错落,疏密有致。红墙青瓦,浑然一体。前院有碑刻4方,2方为明成祖朱棣御制碑文,2方为明宣宗朱瞻基御制碑文。继进为金刚殿和瞿昙寺殿。瞿昙寺殿是寺中现存最早建筑物,洪武二十五年(1392)落成。上悬明太祖朱元璋御赐“瞿昙寺”匾额。中院主体建筑为“宝光殿”。建于永乐十六年(1418)。规模大于瞿昙寺。内供一佛,相传为活佛尸身,贴以黄金。后院为“隆国殿”,宣德(1426—1435)年间建,耸立于寺院最高处台基上,占地912平方米,为全寺最大建筑物。庄严肃穆而又富丽堂皇。殿内有连座4层的“泉神堂”,僧人可从堂中取水,风格独特。寺的两厢有72间走水厅(实仅51间),其中28间布满巨幅彩色壁画。画廊从金刚殿起,经大小钟鼓楼,过隆国殿恰好绕中、后院一周,为寺中最富特色之建筑。寺内珍贵文物甚多,有七星摺花宝刀、大明钹、铜钟、皇帝御赐玺印及铜安灯、铜花瓶、铜盆等物,俱为明代遗物。盛时有喇嘛200余人。每年正月、六月举行观经晒佛会。现为全国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向国栋

    清代湖南桑植土官。土家族。桑植(今湖南桑植县西北)宣慰使向长庚子。杀兄向国柱,夺宣慰使职。为人残虐,与容美(今湖北鹤峰县)、永顺(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茅冈(今湖南大庸县西北茅冈)诸土司相仇杀,民不堪命

  • 普颜不花

    元朝官员。字希古。蒙古族。倜傥有大志。至正五年(1345),由国子生登进士,授翰林修撰。旋迁河南行省员外郎。十一年(1351),调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与章伯颜、道童一起奋力抗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日夜坚

  • 莫贺咄

    ①见“屈利俟毗可汗”(1546页)。②见“莫何”(1823页)。

  • 杜文秀帅府

    清代云南回民起义首领※杜文秀府邸。在云南大理古城西南隅,面对洱海,背负苍山。南临巷坪街(今解放路上段),北毗葫芦巷(今红龙井巷)。南北宽147米,东西长253米。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帅府正门曾有小型花

  • 比龙

    北魏时鄯善王。太延(435—440)初,遣使至北魏朝贡。四年(438),遣弟素延耆入侍。太平真君二年(441),鄯善遭北凉宗室沮渠安周袭击,惧,欲降。后纳魏使者劝谏,以兵拒守,迫安周退保东城。三年,闻

  • 秽貊故地

    貊族所居之地。“貃”即“貊”之异写。先秦貊族分布甚广,居地也前后不一,周以前居今山东半岛上,在周灭商之际,被周人所迫,大部分向东北和北方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哈喇乌苏,接本部左翼左旗界;西至膏林塔拉,接那鲁班禅呼图克图界;南至布音图河,接那鲁班禅呼图克图及军台界;北至布音图河源,接本部中左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旗札萨

  • 湖邪尸逐侯鞮单于

    ?—85东汉时南匈奴单于。又作胡邪尸逐侯鞮单于。名长。挛鞮氏(亦作虚连题氏)。※䤈僮尸逐侯鞮单于弟。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嗣位。仰慕汉文化,于九年(公元66年)遣伊秩訾王大车且渠

  • 蒙古十二生肖纪年

    蒙古早期纪年法。蒙古原采用※“草青纪年”,大约自12世纪末期,蒙古人采用汉族十二生肖以纪年,即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名称依次纪年,称“鼠儿年”、“牛儿年”等。著名蒙

  • 巴哼语

    自称“巴哼”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县和贵州从江、黎平等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3·2万。以三江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