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古歌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枚乡傈僳族祭天时所唱的歌。歌词共24本,分上下两部,上部主要是关于驱邪祈福,下部主要为祭祀天神,内容广泛,包括物种起源,描绘理想生活,追述傈僳族古代文化,类似一部创世纪。歌词写在白棉纸或木板上,俗称“木板文书”。每三年夏历十一月举行一次祭天。祭时全村男女老少盛装,背负米、肉等参加。由历代世袭主持人吟唱歌本,余人陪同祭祀,并欢聚饮宴,尽情方休。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枚乡傈僳族祭天时所唱的歌。歌词共24本,分上下两部,上部主要是关于驱邪祈福,下部主要为祭祀天神,内容广泛,包括物种起源,描绘理想生活,追述傈僳族古代文化,类似一部创世纪。歌词写在白棉纸或木板上,俗称“木板文书”。每三年夏历十一月举行一次祭天。祭时全村男女老少盛装,背负米、肉等参加。由历代世袭主持人吟唱歌本,余人陪同祭祀,并欢聚饮宴,尽情方休。
北魏明帝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边疆地区不断发生起义。正光五年(524)六月,魏秦州刺史李彦因“政刑残虐”,被城人薛珍等所杀,众推羌人莫折太提为领袖。太提自称秦王,遣卜朝(胡)攻高平,杀魏镇将赫连
?—723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郁于、郁干、李郁干。出自大贺氏族。前首领※娑固(李娑固)从父弟。开元八年(720)契丹内讧,堂兄娑固为军事首领、静析军副使可突于(一作可突干)所杀,即被可突于推为
书名。中国著名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明姚广孝、解缙等人奉敕修纂。22877卷,目录60卷,装订为11095册,约3亿7千万字。永乐三年(1405)起纂,六年(1408)冬成书。此书整部、整篇或整段辑入中
1935年8月,日本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源之助和察北保安队长张允荣达成的扩大日本侵略范围的协定。该协定强行将※《秦(德纯)土(肥原)协定》所规定之日人活动范围扩展到察哈尔、绥远两省境内长城一线,并决定
敦煌壁画名。又名《涅槃变画图》或《诸王举哀图》。在敦煌158号石窟内。画于781—848年吐蕃占领敦煌之际。该图是描绘我国诸王(包括西域诸国王)为释迦牟尼涅槃而举哀的画图,画面突出了吐蕃赞普的形象,正
渤海王国置。为扶余府所辖二州之一,领强师(帅)、新安、渔谷3县(旧有说辽通州之扶余县等皆为其所属)。州治故址今有人说即今辽宁西丰县南城子山古城。辽灭渤海后州废,所领强师县民,大部被辽太祖迁至今内蒙古巴
契丹语。①契丹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道宗※太和宫。天祚帝※永昌宫下一抹里亦是名。 ②军名。契丹建有“特满军”,置“特满军详稳司”主其事
?—1666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初为睿亲王多尔衮王府二等护卫。顺治二年(1645),特简为弘文院学士。三年,随肃亲王豪格进陕西、四川,镇压张献忠起义军。六年(1649),随英亲王阿济格讨
1628—1676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哲柏氏。顺治九年(1652),由翻译进士充王府教习,授佐领兼刑部员外郎,迁钦天监监正。康熙八年(1669),圣祖特简任江宁巡抚。九年,以淮安、扬州二府遇水灾,
部分彝族的自称。 “诺”意为“黑”,“苏”意为“人”,亦含有“黑色”、“主体”、“强大”的意思。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各县及泸定、九龙、石棉、汉源等县。汉族和其他民族称其为黑彝。详见“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