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禄东赞

禄东赞

?—667

吐蕃王朝大伦(大臣)。又作薛禄东赞、蒆禄东赞;藏籍称噶尔·东赞宇松。蒆氏,一作薛氏。不识文记,性明毅,善用兵,参与吐蕃军政大计,“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吐蕃首次清查田亩,划分奴隶“”与“雍”,制定木简等亦出其手。唐贞观十四年(640),奉赞普命赴唐献珍宝,为赞普请婚,受唐太宗召见和礼待,今存阎立本之“步辇图”即当时之写真。次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松赞干布,由其迎护公主至吐蕃,甚得赞普尊宠。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去世。王孙芒松芒赞年幼即赞普位,受委代理国事,施展治国雄才。为发展经济,进行一些重大改革,四年(653),于“祜”地定牛腿税,征收农田贡赋。次年,于蒙布塞拉宗集会,决定清查户口。六年,制定吐蕃法律条文。后于吐蕃占领的吐谷浑地区,仿效汉制划定田界,按每户人口多寡分配土地,征收农田贡赋。不拘于吐蕃本土实行的奴隶占有制统治办法来治理经济较发达的占领区,因地而异地推行有别于本土的统治方式。晚年,一直活动于吐蕃与吐谷浑,并出兵灭吐谷浑,巩固了吐蕃在今青海、甘肃西南部的统治。乾封元年(666),返回吐蕃。次年,患痈疽,卒于日布。其家族执掌吐蕃军政大权达50年。

猜你喜欢

  • 宁边城

    古城名。位于今新疆昌吉县。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城周3里5分,高1.5丈。有4门:东文同、西武安、南谐迩、北燮遐。乌鲁木齐州同驻扎。三十八年(1773),改为宁边州治。四十二年(1777),于其

  • 索南群培

    ?—1658明末清初西藏地方官员。又称索南饶丹。藏族。初任四世达赖喇嘛侍从官,拒绝后藏噶玛教派彭错南杰于拉萨会见达赖。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任哲蚌寺强佐。同年,因藏巴汗丹迥旺布(彭错南杰之子)袭

  • 大荔之戎

    古族名。或为“丽土之狄”西迁的一支。秦穆公后,迁居陕西黄河、洛河三角冲积平原,占领原梁国、芮国之地,与※义渠戎筑城数十,皆自称王,建大荔国,王城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朝邑镇西南。为※西戎八国之一,与义渠戎

  • 俍歌

    参见“壮歌”(889页)。

  • 高河

    南诏时期在点苍山上修筑的大型水库。又名冯河。工程巨大,“岩壁耸削,潭嵌以石板,皆人力为之者,潭深莫测”。“更导山泉,共泄流为川”,使点苍山下万顷农田得耕种之利,如《滇南杂志》所云:“陂田藉以灌溉”。

  • 石棺葬

    苗族丧葬习俗。流行于贵州省惠水县自称“蒙娄”的苗族中。行葬时,先挖出墓穴,用石板将四壁嵌好,穴底用竹席铺垫,置尸体于上,不放任何随葬品。上面石板盖严,再封土,封土外面有的还用石头垒成圆形围圈,不立石碑

  • 仆杂

    彝语音译。意为※呷西奴隶吃的饭食。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以荞麦皮、嫩野草、蒿子叶等做成。民主改革前,生产的粮均被奴隶主占有,单身奴隶一无所有,连人身都是主子的,仅能以此充饥。

  • 海西

    地名。位于青海省北部青海湖以西。古西羌地。汉属西海郡,魏、晋、南北朝时为吐谷浑牧地,唐入吐蕃,宋为唃厮啰地。元属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明为蒙古所据。万历六年(1578)俺答汗迎黄教领袖索南嘉措至青海仰华

  • 长孙翰

    ?—430北魏大臣。代人。鲜卑拔拔氏(后改长孙氏),蓝田侯长孙肥子。道武帝拓跋珪时,以善骑为猎郎。天赐五年(408),父卒,袭爵。次年,珪卒,子拓跋嗣在外,翰与拓跋磨浑迎立之。迁散骑常侍。以功累迁平南

  • 车凌

    ①(1697—1758)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又作策凌、汗车凌。号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绰罗斯氏。鄂木布岱青和硕齐曾孙。初为准噶尔部二十一昂吉之一,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乾隆十年(1745),噶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