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翁独健

翁独健

1906—1986

中国当代历史学家。福建省福清县人。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时即从事《道藏引得》等工具书的编篡。1935年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攻蒙、元史,获博士学位。1938—1939年在法国巴黎大学受业于汉学名家希伯和等人,习对音、勘同之学。后历任云南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代理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主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顾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长于元史、蒙古史及中国北方民族史、中国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研究。精于中国传统考据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治学谨严,以思虑缜密和讲求科学见称,所著《斡脱杂考》、《蒙元时代的法典编篡》等文,开三四十年代中国蒙元史学界以新的治学方法整理史料、扩宽研究领域的风气,与同时代学者韩儒林、邵循正各以突破性的论著把中国蒙元史研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同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建国初期曾一度负责北京市教育局行政工作。以后长期在有关学术组织领导岗位上,悉心擘划、建议、推动蒙元史、中国民族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奖掖诱导中青年学者成材,并多次与其他知名学者共同组织有关民族史重大课题的学术讨论,对中国民族史上若干重大问题所持的观点在史学界颇有影响。曾负责总校《元史》,主编《蒙古族简史》、《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史分卷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民族史部分。历被推选为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及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国际中亚文化研究联合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 勃孜吾衣

    新疆柯尔克孜族毡帐名。形制与※蒙古包相似。左侧毡壁上悬绣花的“色克切可”,供挂衣帽,犹如汉地大衣柜。右侧角垂帘子,供置放炊具、餐具、食品,兼做厨房和储藏室。两内侧挂着精心绣出各种图案的巨幅挂毯或帷幔。

  • 湟中

    县名。位于青海东部湟水中游,三面环绕西宁市,与平安、化隆、贵德、湟源、海晏、大通等县接界。明、清时属西宁卫、西宁府,民国时成立湟中县。历史悠久,有著名之“卡约文化”遗址及其他文物,古为羌人游牧地。汉骠

  • 祈纥便部

    见“纥便部”(945页)。

  • 愁思堆

    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南。东晋永和十年(354),晋将桓温率众4万趋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前秦苻健遣其子苻苌率苻雄、苻菁拒温于尧柳城愁思堆,即此。

  • 文煜

    ?—1884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姓费莫氏。道光四年(1824),由官学生考取库使。十九年(1839),因承办《蒙古王公表传》等书告成,以小京官升用。二十二年,《大清一统志》书成,以主事候补。咸丰二

  • 设逻

    见“设罢”(923页)。

  • 雷万兴

    唐代畲族先民起义首领。广东潮州(今潮安)人。总章二年(669)与族人苗自成,蓝奉高等人,先后领导广东潮州、福建南部畲族先民反抗唐王朝统治的斗争。仪凤二年(677),汀、潮一带的汉族起义军陈谦与其部汇合

  • 六祖坛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本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唐法海集,记禅宗六祖慧能事迹和语录。西夏文译者佚名。手写、草书,存十数页。背面为西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69)或二年(1070)瓜州审案记案。译文内容与

  • 那哈他

    氏族名。意为“在山南坡住的人”。鄂温克族三大哈拉(氏族)之一,详见“杜拉尔”(961页)。

  • 鄂克济哈

    ?—1699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初任侍卫,署副都统兼佐领。康熙十二年(1673),偕副都统色格率军驻河南府,备御吴三桂。寻同将军阿密达赴西安、兰州等处征讨叛镇王辅臣,以功受奖。继随抚远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