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倍

耶律倍

899—937

辽太子。小字图欲,又作突欲、托允、托云。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长子。一度为东丹国主,世称“东丹王”。聪敏好学,平生崇儒,文才显赫一时,能写善画,通阴阳,知音律,精医术。喜藏书,购书至万卷,于医巫闾山筑望海堂珍藏。通晓契丹文、汉文,曾作《乐田园诗》,以契丹文译《阴符经》等。为有辽一代著名画家,以画本国人物与草原景致著称,其画有“千角鹿图”、“吉首并驱图”、各种“骑图”等等,宋李廌《画品》称:“古今画蕃马者,胡瑰得其内,东丹得其骨。”其画曾作珍品藏宋秘府,《宣和画谱》列有画目。其政治生涯坎坷。神册元年(916),立为皇太子。十月,为先锋都统随父征乌古部,获捷立功。五年(920)九月,率兵攻云内(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天德(呼和浩特附近)等地,皆胜。天赞三年(924)六月,阿保机大举西征时,留守京师,权以监国。继献攻讨渤海之策,被纳。四年,与弟耶律德光并为先锋从父征渤海,越年正月,拔重镇扶余城(今吉林四平西),见父欲搜括户口,谏曰:“今始得地而科民,民必不安。若乘破竹之势,径造忽汗城,克之必矣。”(《辽史》卷72)当月即下渤海都城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擒其首领大諲譔。二月丙午(4月4日)改渤海为东丹国,奉诏留镇,受封人皇王,建元甘露,被赐天子官服,置左右大次四相及文武百官,称制行令。是年七月,闻父卒于归途,急赴行在奔丧。见弟德光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柄军权,母淳钦皇后称制,偏爱德光,被迫于天显二年(927)十一月屈让德光继皇帝位(即辽太宗)。未几,被迁于东平(今辽宁辽阳),受监督,不堪忍受,乃于五年(930)十一月率心腹投后唐,于海岸立木为碑,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同上,卷72)。抒发怨愤。至洛阳见后唐明宗李亶,献印纽及诸方物。受赐姓东丹,名慕华,拜怀化军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旋改赐李赞华,移镇滑州(今河南滑县),遥领虔州节度使,并纳唐庄宗后宫夏氏为妃。至唐后,虽受礼遇,然所封皆空衔,不预政事,心中怏怏,与唐离异,暗与契丹通音息。天显九年(934),闻后唐潞王李从珂入洛阳弑愍帝夺帝位,乃密告弟辽太宗请讨。太宗助石敬瑭攻后唐,直抵洛阳,天显十一年闰十一月(937年1月),后唐亡前被李从珂遣内班秦继旻、皇城使李彦坤杀害于第所,享年38岁。及石敬瑭入洛灭后唐,诏赠“燕王”,葬医巫闾山,谥文武元皇王。天禄元年(947),子世宗耶律阮即位,追赠让国皇帝,陵曰显陵,置显州奉先军以奉陵。圣宗统和二十六年(1008),更谥文献。兴宗重熙二十一年(1052),增谥文献钦义皇帝,庙号义宗。

猜你喜欢

  • 卡约文化

    青铜时期古羌人文化遗存。因最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分布于整个湟水流域,而以湟水中、上游为中心区,时代大致相当于周初。殉葬物以家畜为多,且贵;陶器少,骨器最多。动物纹饰也较显著,表现了强烈的

  • 旺论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亦可译作“权臣”,即有权势之臣(官)。据《德乌佛教史》载,属于“六大官”(即“六大文字告身”官)之一。位列第五等。分上、下两级。即上级旺论及下级旺论。

  • 嵬骨

    即“骨嵬”(1661页)。

  • 翁得

    即“温得”(2281页)。

  • 吴朝俊

    ?—1907清光绪年间抗法斗争首领。又名吴人杰。人称吴三元帅。贵州都匀府内外套人。苗族。原为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军首领,后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提出“杀洋人、灭洋教”口号,聚集苗、水、布依、

  • 旺济外兰

    见“王忠”(201页)。

  • 陇拶

    宋代青唐主。汉名赵怀德。※唃厮啰疏族※溪巴温次子。原居河南(今青海黄南、甘肃甘南两藏族自治州一带)。元符二年(1099)七月,宋军入河湟,兵临青唐城(今青海西宁),青唐主瞎征出走时,被当地吐蕃首领迎立

  • 香行国

    见“乾陀罗”(1982页)。

  • 西羌

    ①秦汉时对甘、青等地诸羌部落的统称。因居于中原王朝西部而得名。《后汉书》列《西羌传》记述其历史渊源和现状,更扩大了这一名称的影响。其本为“姜姓之别”。至※无弋爰剑亡入河、湟间,教之田畜,生产迅速发展,

  • 新疆人民民主同盟

    见“新盟”(23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