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挞不也

耶律挞不也

①(?—1077)辽道宗朝大臣。名又作塔不也、达不也。字撒班。契丹族。皇族季父房之后,林牙耶律高家子。清宁年间,补牌印郎君,累迁永兴宫使。九年(1063)八月,参预平定重元之乱,以功知点检司事,赐平乱功臣,为怀德军节度使。咸雍五年(1069),迁遥辇剋。大康三年(1077),授北院宣徽使。于时,获知枢密使耶律乙辛等欲谋害皇太子耶律濬,欲杀乙辛、萧特里得、萧十三等,事未果,继被乙辛诬与太子谋废立,是年六月,遇害。及天祚帝即位,昭雪,乾统间,追封漆水郡王,绘像于宜福殿。 ②(1036—1093) 辽道宗朝边将。字胡独堇。契丹族。于越※耶律仁先子。道宗清宁二年(1056),为祗候郎君。迁永兴宫使。九年(1063),于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叛乱有功,赐定乱功臣,遥授忠正军节度使、同知殿前点检司事。历高阳、临海二军节度使、左皮室详稳。大康六年(1080),授西北路招讨使,以率诸部首领入朝,加兼侍中。任内,边防松弛,改任西南面招讨使。大安八年(1092)十月,阻卜首领磨古斯杀辽金吾吐古斯兴兵反辽,西北路招讨使耶律阿鲁扫古战不利,次年,他受诏接任。因磨古斯伪降,在镇州(今蒙古国哈达桑东)西南沙碛间受降时遭袭击,兵败,十月阵亡。追赠兼侍中,谥“贞悯”。

猜你喜欢

  • 天罡

    参见“腾格”(2372页)。

  • 阿訇

    波斯语音译。又译为“阿衡”、“阿洪”、“阿浑”等。原意为“教师”。在通用于波斯语的穆斯林中,是对伊斯兰教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为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通称。常有教长、宗教首领、掌教之意。一般主持清真寺

  • 兴龙笙

    即“兴隆笙”(916页)。

  • 崔乌斯多

    即“乌斯多”(337页)。

  • 吃洛若洛谟瓜

    傈僳语音译,即“牧羊调”。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世代口头相传,为傈僳族口头诗歌中流传很广的优秀作品之一。叙述旧社会男女青年翻山越岭,寻找牧场;在风霜雨雪里牧羊、剪羊毛、纺羊毛、织毯的劳动生活。以真切动人

  • 罗秉忠

    ?—1480明朝将领。原名克罗俄领占。沙州卫都督佥事※困即来子。正统九年(1444),父卒,兄喃哥袭职,本人被授予指挥使,协理沙州卫事。兄卒,升都指挥使,代领沙州卫部众。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

  • 讷殷部

    明代建州女真※长白山部所属三部之一。又称讷殷路、内阴部。因分布于讷殷河(三音讷音河)流域,故名。地当长白山北两讷殷河间,即松花江上源头道江支流温江、二道白、三道白河一带,今靖宇、桦甸、安图等县境。与朱

  • 西夏书

    书名。(1)清秦恩复撰,20卷,已佚。据清人张澍记述,系根据《东都事略》、《宋史》诸书史料,书未成而辍。《扬州府志·艺文类》著录。(2)清王昙撰,4卷,已佚。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录》据《南献遗征笺》著

  • 拓跋窟咄

    ? —386代国宗室。鲜卑拓跋氏。代国君主※拓跋什翼犍少子,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之叔。建国三十九年(376),父败亡后,以年长,为前秦将苻洛逼徙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受苻坚礼遇,入太学读书。后为避

  • 牒得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牒得直”。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一抹里记作“牒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