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毕
历史上蒙古族对学生的称呼。蒙古语音译。明代萧大亨《夷俗记》载:“学书者,曰舍毕,此弟也”。蒙古族历来尊师,旧时,学生从师,初见面时,持羊酒,行叩首礼拜师,日后每天见师学书,亦行叩首礼。待学成后,按蒙古尚白习俗,以白马、白衣(或缎或布,依舍毕之家境而定)酬谢榜什(老师)。舍毕学成后,可跟随首领左右,或在官府衙门担任※笔写契(书吏),受社会尊敬,亦可收徒授书,成为榜什。
历史上蒙古族对学生的称呼。蒙古语音译。明代萧大亨《夷俗记》载:“学书者,曰舍毕,此弟也”。蒙古族历来尊师,旧时,学生从师,初见面时,持羊酒,行叩首礼拜师,日后每天见师学书,亦行叩首礼。待学成后,按蒙古尚白习俗,以白马、白衣(或缎或布,依舍毕之家境而定)酬谢榜什(老师)。舍毕学成后,可跟随首领左右,或在官府衙门担任※笔写契(书吏),受社会尊敬,亦可收徒授书,成为榜什。
清乾隆嘉庆年间湘西黔东北苗民起义。雍正(1723—1735)以来,满、汉地主、官吏、高利贷者和商人在苗族地区肆行剥削压迫,大量土地被侵占,苗民被恣意欺凌。乾隆五十二年(1787),永绥厅(今湖南花垣)
见“俟吕邻部”(1690页)。
亦名“出洼”,傣语作“奥瓦萨”。云南信仰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当夏历九月中旬)。这一天表示从傣历九月十五日(约当夏
见“腊鲁泼”(2266页)。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兴年号。1185—年?。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扎达县的中印边界线中国领土内,向属扎布让宗管辖。为中印民间贸易的一个重要市场。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第二款规定,中国政
突厥文碑铭。1900年在今蒙古国北部苏吉大坂附近发现。共11行。为回鹘汗国灭亡(840)后不久建立。碑主自称黠戛斯人之子,官号为裴罗·骨咄禄·牙尔干。现有耿世民和李经伟两种汉文译本。
见“萧特末”(1998页)。
即“吉里迷”(681页)。
见“卜忽秃卫”(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