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荣庆

荣庆

1855—1912

清代大臣、文士。蒙古正黄旗人。鄂卓尔氏。字华卿。光绪九年(1883),参加会试。十二年(1886)中进士,以编修充镶蓝旗管学官。后历任侍读学士、蒙古学士、鸿胪卿、通政副使。二十七年(1901),擢大理卿,署仓场侍郎。二十八年后历任刑部、礼部、户部尚书、大学堂管学大臣、军机大臣、政务大臣等职。任内,重人才,力主“国家取才,满汉并重”,奏议严加考核所属官员,以《御制劝善要言》、《人臣儆心录》、《性理精义》、《上谕八旗》等书为居官立身之本。三十一年(1905),为协办大学士,改学部尚书。三十二年,充修订官制大臣。宣统元年(1909),以疾请休。后调礼部尚书,晋太子少保。三年(1911),裁礼部,改为弼德院副院长,充顾问大臣、德宗实录馆总裁。清朝被推翻后,避居天津。

猜你喜欢

  • 马自成

    1886—1935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师、天文历算家。字诚。河南洛阳人。回族。幼孤,家贫,科考未成,转经商。后入学读经。历从陕西、河南各大“阿林”(学者)研习教典,造诣甚深。宣统二年(1910)主持洛宁

  • 善因寺

    清代内蒙古寺庙。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汇宗寺西南约里许。清雍正九年(1731)以帑银10万两,仿达赖喇嘛在西藏所居庙宫形式建造,以居章嘉呼图克图。俗称汇宗寺为旧庙,此称新庙。两庙合称多伦诺尔庙,同为内蒙

  • 巴雅尔什第

    ?—1781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尔济扎勒长子。乾隆五年(1740),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十五年(1750),授盟长。二十年(1755),与同部辅国公达尔济

  • 刀太康

    ?—1836清代云南西双版纳首领。嘉庆七年(1802),兄车里宣慰使※刀太和卒,子※刀绳武嗣,年方2岁,他受清廷命代行宣慰使(召片领)职务。八年至十三年(1803—1808),景迈土兵(当地人称“戛于

  • 那彦宝

    ?—1843清朝将领。又作那彦保。满洲正白旗人。大学士阿桂孙。乾隆五十年(1785),由文生员擢三等侍卫。嘉庆五年(1800),因父功特授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奉命勘老河,请将对岸户口稀少之斯板囊、金哈台

  • 莽布支

    藏语“mang po rje”之音译,意为“众人长者”、“众人之王”或“众人之尊者”。系对吐蕃地方领袖人物的尊称,后成为人名组成部分。在唐代吐蕃大臣中多见有此称谓,冠于名前,以示其尊。亦有专以此为名者

  • 东厮里门

    “厮里门”,契丹语。契丹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东厮里门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黑。是宫下另有一抹里称“西厮里门”。

  • 轒辒

    匈奴使用的一种车辆。《汉书·杨雄传》颜师古注引应劭语:“轒辒,匈奴车也。”为匈奴军事运输和日常必须的交通工具,有专门的手工工匠制造。与汉张掖郡(今甘肃张掖市一带)相对的匈奴辖区就是专门制造车辆的场所。

  • 逻娑川

    唐吐蕃古地名。即今西藏拉萨。“逻娑川”即指今拉萨平原。《唐书·吐蕃传》言所部居逻娑川即此,为吐蕃赞普北迁逻娑(拉萨)后主要活动地区,属四如建制中之伍如辖内,基本系今拉萨河(吉曲河)流域。唐长庆二年(8

  • 击球

    见“击鞠”(4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