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莽语

莽语

我国自称maη35的“莽人”使用的语言。当地傣族称他们为“岔满”。莽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南课新寨、平河中寨、下寨和雷公打牛等4个村寨,共500人左右。在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约有2000人,居住在越南西北部莱州省的孟来、兴湖、孟德等县。莽族是越南政府确定的54个民族之一。莽语有如下特点:辅音体系比较简单,有18个单辅音,6个复辅音,没有带送气的辅音。?、l、m、n、、p、t、k等辅音可以作韵尾。单元音有12个,有y、φ两个圆唇元音,但不能与辅音尾结合;复元音有17个。有区别意义作用的4个声调,其调值分别为55、35、42、31。单音节词占优势。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复合词以词根复合法为主要构词方式,也有用语音交替形式构成意义相关、词性不同的词。如:θa55是动词“吃”的意思,但同样的声韵母,读高升35则是名词“饭”的意思。tan55是“织”的意思,tan35则是“纺织工具”的意思。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名词中心词—定语;状语可以放在动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我国莽语跟越南境内的莽族语言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属于南亚语系越芒语族。

猜你喜欢

  • 雅州茶局

    明代四川地方茶叶专卖机构。洪武五年(1372)十二月置。地点在碉门(今四川天全)。初,雅州茶局岁收茶411600斤。其职责是征收茶税,易红婴、毡衫、米、布、椒蜡,以资国用。并负责与藏区以及其他地方少数

  • 哈德成

    1888—1943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名国桢,以字行。经名希拉伦丁。陕西南郑人。回族。后随父寓居上海。曾先后到镇江(今江苏镇江市)、河南沁阳县等地,学习伊斯兰教经典。继赴陕、甘诸地游学。后归里,

  • 莽语

    我国自称maη35的“莽人”使用的语言。当地傣族称他们为“岔满”。莽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南课新寨、平河中寨、下寨和雷公打牛等4个村寨,共500人左右。在国外主

  • 白纳查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温克、鄂伦春语音译,意为“山神爷”。亦译作“白那恰”。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族地区。旧时,诸民族的猎民和放木排者均信仰和祭祀。认为,山中的一切野兽由它管

  • 回族烙花工艺

    一种在筷子上烙出美术图案的特种工艺。起于清末,盛行于河南省南阳回族中。采用伏牛山特产的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比象牙的冬青木作原料,经选料,刨光、定型,用铁笔烧红,在上面烙制美术图案和书法等12道工序制

  • 神板

    参见“祭神板”(2088页)。

  • 纳木喀嘉木措

    见“咱雅班第达”(1628页)。

  • 瓜别安抚司

    明、清四川麽人(今纳西族一支)土司名。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首领玉珠迫率众归清,清廷准其请,承袭安抚使,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盐源县瓜别。

  • 镇雄土知府

    参见“芒部土知府”(679页)。

  • 札鲁花赤

    见“札鲁忽赤”(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