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奉先

萧奉先

?—1122

辽末后族显臣。又名得里底。字乣邻。契丹族。为使相萧撒钵子。是天祚帝元妃萧贵哥之兄。道宗朝入仕,大康年间,补祗候郎君,继迁兴圣宫副使,兼同知中丞司事。大安年间,历宁远军节度使、长宁宫使。寿昌二年(1096),监讨达里得、拔思母二部,多俘而还,改同知南京留守事。五年(1099)十月,擢知北院枢密使事。至天祚帝即位时,乾统元年(1101)任北面林牙(掌文翰),同知北院枢密使事。四年(1104)七月,迁知北院枢密事。六年(1106)正月,与南院枢密使牛温舒使宋,调节宋与西夏争地矛盾。天庆三年(1113),加守司徒,封兰陵郡王。时东北女真迅速兴起,势力日大,他身居高位,对女真一味妥协退让,不加防备,力阻对女真先用兵。四年,女真起兵反辽。七月,重镇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南)失陷,见弟萧嗣先兵败混同江,极力包庇,致使将士不服。多次对败情拖而不报。为平下怨,次年九月,出为西南面招讨使,三年后召回,为北院枢密使。争权愈烈,见文妃子敖卢斡在朝野有威望,欲除之;为使妹元妃子日后即位,遂于保大元年(1121)诬文妃与妹夫、统兵副都监耶律余覩拥敖卢斡谋废立,使文妃、敖卢斡双被赐死,余覩降金。内部争权进一步瓦解辽的实力,二年三月,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失陷,随天祚帝遁至夹山(今内蒙古武川西),帝渐察其奸,遂被驱逐,为部将耶律高山奴所执,押送女真首领阿骨打,途中为辽兵截获,执送天祚帝,赐死。

猜你喜欢

  • 东夫余

    古代夫余族的一支。源出橐离(古貊族的一支,或说即北夫余)。史无专传,所指和所在可归为二说:一说是北夫余东迁的一支,地在东海之滨的迦叶原之地(迦叶原地无考),高句骊始祖朱蒙从其所出;后高句骊强大后,其王

  • 章肃皇帝

    见“耶律李胡”(1312页)。

  • 善丹

    ①(? —1663)清代蒙古王公。鄂尔多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八世孙,塔尔丹之子。崇德二年(1637),遣使哈尔班向清贡驼马。六年(1641),率众附清。顺治七年(1650),以不附所

  • 元太祖

    见“成吉思汗”(744页)。

  • 宣恩县

    县名。位于湖北西南部边界地区。五溪之一的酉溪,发源于境内。古属武陵郡地。唐代,隶江南道清江郡,乾元(758—760)时改名施州。宋隶施州清江郡,部分属保顺州。元隶施州,始置施南宜抚使司,属之。清隶施州

  • 达都

    ?—1682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那木都禄氏,以地为姓。顺治四年(1647),由笔帖式授吏部副理事官。八年(1651),授骑都尉世职。十二年(1655),擢吏部郎中,因事革世职降为员外郎。十八年(1

  • 绰尔门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喀尔诺特氏。世居察哈尔地方。原系察哈尔汗之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亡后,率众430人来归,授一等梅勒章京世职。崇德六年(1641),随清军围明锦州,败明经略洪

  • 盘瑶

    瑶族一支系。又称“盘古瑶”,以信奉始祖盘王而得名。由于从前妇女所戴帽子以木板制作,故又称“顶板瑶”。主要分布于桂东北、湘南、粤北和云南部分地区,是瑶族人口最多的一大支系。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勉

  • 阿史那思摩

    ?—645隋末唐初东突厥贵族。又称李思摩、思摩。阿史那氏。咄六设之子,※启民可汗染干从弟。唐朝扶立之东突厥可汗,称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隋开皇(581—600)末,启民可汗附隋南下后,被碛北诸部奉为可汗

  • 长毛瑶

    部分瑶族的他称。包括居住在广西大瑶山的※茶山瑶、※花蓝瑶、※坳瑶3个支系,因旧时习惯留长发椎髻而得名。解放前都是大瑶山土地的占有者,也被统称为“山主”,经济条件比较优厚,但其中也有不少贫苦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