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宁十六家土司

西宁十六家土司

明清时期驻居于西宁地区诸土司统称。即:西祁土司,原西宁卫指挥使祁贡哥星吉裔,土族(一说蒙古族),世居西宁县南90里寄彦才沟高墙堡等地,辖土民800余户;东祁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朵儿只失结裔,蒙古族,世居民和县上川口胜番沟,辖土民1000余户;东李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李南哥裔,土族(一说党项),世居民和上川口,辖土民4000余户;西李土司,西宁卫都指挥同知李文裔,土族(一说党项),世居西宁县东30里乞塔城西伯府,辖土民963户;汪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南木哥裔,土族,世居西宁海子沟,辖土民700余户,藏民18户;吉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吉保裔,土族(一说藏族),世居西宁县西60里癿迭沟吉家庄,清末辖众100余户;纳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沙密(蜜)裔,土族,世居西宁城南7里纳家庄,清末辖土民200余户;赵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赵朵尔只木裔,藏族,世居乐都县北40里赵家湾,清末辖土民300余户;阿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失剌裔,蒙古族,世居碾伯县(今青海乐都县)东50里白崖子,清末辖土民300余户;冶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薛都尔丁裔,维吾尔族,世居碾伯县南120里米剌沟,清末辖土民100余户;甘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帖木录裔,土族,世居碾伯县境之关都川(今民和甘家庄),辖土民300余户;朱土司,西宁卫世袭指挥佥事癿铁木裔,土族,世居碾伯县东南朱家堡,辖土民100余户;辛土司,碾伯县世袭百户朵力癿裔,土族,世居碾伯县东380里王家堡泉儿庄,清末辖土民100余户;陈土司,西宁卫指挥使陈义裔,汉族,世居西宁县北50里陈家台,清末辖众600余户;喇土司,碾伯县指挥佥事哈喇反裔,土族,世居碾伯县东南280里哈喇庄、上喇庄,清末辖土民100余户;李土司、碾伯县世袭百户李化鳌裔,土族,世居民和松树庄,辖土民100余户。

猜你喜欢

  • 处木昆律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一作触木昆。居碎叶川(今楚河)东,设啜统辖,称处木昆律啜。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走,据有乙毗咄陆可汗故地后,遂归附贺鲁。显庆元年(656),随阿史那贺鲁(泥

  • 开档人

    清代旗籍上具名的开户人。参见“开户”(213页)。

  • 领民酋长

    北魏至北齐时对一些部落酋长的赐号。唐人讳民为人,故也称领人酋长。领民酋长之“民”,指各酋长所统部落,不同编户齐民。又根据其实力、功绩分为第一、第二、第三领民酋长等,在北魏统一战争过程中,许多部落酋长,

  • 吐头发

    见“吐豆发”(766页)。

  • 八旗水师营

    清代驻防旗营兵丁所组成的水军。分内江与外海水师营。(1)东北河营:乌喇(今吉林市)营约设于顺治、康熙之交,前此已设船厂于此;继后又于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齐齐哈尔、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

  • 黑哈尔河他拉

    草原名。“他拉”蒙古语意为“草原”。位于内蒙古阿噜科尔沁旗东北,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大牧场。南北长110华里,东西宽20华里,呈东西窄,南北长的梯形,总面积22万多亩。草原西部及西南部是一望无际的沙坨草甸

  • 喝盏

    古代蒙古贵族饮宴习俗。源于金朝女真族旧礼。元太祖成吉思汗沿袭此俗,据《新元史·乞失里黑传》载:“太祖即位,乞失里黑、巴歹并封千户,赐号答剌罕,遇大宴喝盏。”。此为蒙古宫廷饮宴设司礼官之始。《道园学古录

  • 九夷

    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诸夷的泛称。《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阴夷。”《论语》、《春秋左传》、《竹书纪年》、《越绝书》

  • 彭象乾

    明代湖广保靖司土官。土家族。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养正长子。万历二十七年(1599),随舅冉御龙征四川播州有功,旋袭宣慰使。四十七年(1619),奉调亲率5千土兵援辽抗击后金兵。次年,加指挥使

  • 山南基巧

    藏语音译,又称洛基,意为“山南总管”。原西藏地方政府所辖专区级行政机构之一。设四品僧俗官员各1人。前九任总管,仅设1名俗官,十任总管始改为僧俗各1。基巧府驻泽当,下辖乃东、穷结、贡嘎、僧格、桑日、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