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坎尔
新疆塔吉克语,意为“伺候别人”、“干零活的人”。源于清乾隆朝,初多为因触犯刑律而受命供役于色勒库尔(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正、副阿奇木伯克及其他地方官吏,从事家务劳动,承担各种差役或当随从、喂马等工作。后也有部分应命为主人种地。有家庭,可从事自家生产劳动,但没有人身自由,须世代为主人服役。家在外乡者,隔一二月许告假回家一次。期满不能按时归回者,须给主人送山羊1只或其他礼物。本人死后无子嗣,田地归主人所有。辛亥革命后,有的将土地送给主人,以赎回人身自由权。1926年被废除。
新疆塔吉克语,意为“伺候别人”、“干零活的人”。源于清乾隆朝,初多为因触犯刑律而受命供役于色勒库尔(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正、副阿奇木伯克及其他地方官吏,从事家务劳动,承担各种差役或当随从、喂马等工作。后也有部分应命为主人种地。有家庭,可从事自家生产劳动,但没有人身自由,须世代为主人服役。家在外乡者,隔一二月许告假回家一次。期满不能按时归回者,须给主人送山羊1只或其他礼物。本人死后无子嗣,田地归主人所有。辛亥革命后,有的将土地送给主人,以赎回人身自由权。1926年被废除。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亲王德沁扎布次子。初授一等台吉。乾隆十八年(1753),献驼马助军。扈从乾隆帝木兰行围,赐孔雀翎。十九年,复献驼马,赐公品级。二十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巴杂尔伯克。“巴匝尔”,维吾尔语,意谓“市集”。职司管理集市一切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明朝授予乌思藏必力工瓦地方(今西藏墨竹工卡一带)政教首领的封号。必力工瓦僧即指止贡噶举派僧人。元代,止贡为万户府。洪武二十四年(1391),其地尚师辇卜阇搠思吉结卜遣使坚敦真等,以所获故元云南行省银印
参见“塔布噶举”(2160页)。
朝鲜族民间男子的娱乐活动。亦称“摔跤”、“撂脚”。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在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农闲时,都要举行大规模群众性的摔跤娱乐活动。有悠久历史,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其法“两人对跪,各用右
见“耶律阿保机”(1325页)。
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流行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一带。河西地区自古以盛产骆驼著称,成吉思汗征服该地时就曾获得大批骆驼。骆驼是牧民乘骑和驮运的必备工具,后逐渐发展为该地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通常在每
朝鲜族民间传统抒情歌谣。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描写的是因生活所迫,丈夫背井离乡,妻子攀山越岭泪送郎君的情景。主要以爱情为主题,旋律优美流畅,感情真挚细腻,极富抒情感,人人都能唱。现在凡是朝鲜族团聚时都唱此
1903—约1956伪满军官。热河省土默特旗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32年任伪内蒙古自治军第三军司令。1933年任伪达尔罕王府兴安警察局局长、兴安南省警备厅长。1939年至1945年任伪兴安陆军
见“传大召”(7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