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贝勒

贝勒

清朝八期宗室贵族的封爵之一。满语,源于女真语“勃极烈”,汉译“大官”、“高官”。初女真各部中强有力的酋长称之。清太祖努尔哈赤时,分封子弟叔侄为贝勒,各辖一旗或若干牛录的人丁,统兵治民,佐理国政。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始定宗室世爵为9等,第3等为多罗贝勒,位在亲王、郡王之下。顺治六年(1649),定降封例,贝勒之子为贝子,贝子以下依次降袭。乾隆十三年(1748),定宗室封爵为14等,第5等为多罗贝勒。三十九年(1774)定,贝勒袭次递减至不入八分镇国公为止。从此,终清一代不改。贝勒俸禄,顺治七年规定,岁给俸银2000两、禄米2800斛。顺治十年,改为俸银2500两、禄米2500石,以后未再更动。康熙十八年(1679)定,皇子分封贝勒,给旗下满洲佐领3、蒙古佐领1、汉军佐领2、内务府满洲佐领1、旗鼓佐领1,内管领1,山海关内大粮庄7、银庄2、半庄1、瓜园、菜园2、关外盛京大粮庄各1、打牲乌拉壮丁10名、盛京三佐领人15户、果园1,带地投充人40名、给官地投充人40名,采捕户20名、炭军、灰军、煤军各40名。清朝前期,贝勒大都与议国政,带兵出征,享有优厚的政治和经济特权。清统治者亦以此爵封赏蒙古等王公贵族。

猜你喜欢

  • 广东理瑶同知

    清在粤北瑶族地区所设理瑶官。康熙四十二年(1703),两广总督石琳镇压粤北八排瑶民起义后,为了加强对瑶民的统治,在连州瑶排附近之三江口筑城置,专理连州、连山、连阳三州县瑶人事务,并兼管督缉“盗贼”。雍

  • 默啜

    ? —716唐代后突厥汗国可汗。又作默咄、墨啜、斩啜。名瓌。阿史那氏。天授二年(691),兄※颉跌利施可汗骨咄禄病卒,以侄默棘连幼弱,遂自立为可汗。鄂尔浑突厥文碑称作阿波干可汗。长寿二年(693),为

  • 歌罗禄

    即“葛逻禄”(2184页)。

  • 珠卜衮

    见“耶律宗真” (1315页)。

  • 通古思鲁克之战

    清军与大小和卓木叛军间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清军克库车。霍集占(小和卓木)经阿克苏、乌什兆叶尔羌(今莎车)。清定边将军兆惠率师往讨,夺取霍集占所筑高台,驻兵城东。敌自东、西、北三面

  • 别乞怜部暴动

    元代蒙古族人民反抗活动之一。至元二十六年(1289)十二月,蒙古别乞怜部民众,因不堪官吏之征索及驿站之劳役,发动起义,掳走管理驿站的脱脱禾孙(查验官)塔剌海等人,断绝了驿道,阻碍了元廷使臣的往来及物资

  • 保安语

    我国保安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的干河滩、大墩和刘集乡的高李家等地。此外,居住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手、郭麻日、尕洒日、保安下庄

  • 华阴

    地名。今陕西华阴县东南。故名阴晋、宁秦。西汉高帝八年(前199)更是名,属京兆尹。东汉至晋隶弘农郡。北魏改隶华山郡。东晋武帝太元九年(384),前燕国君慕容儁子慕容泓,乘前秦淝水之战兵败之机,据华阴,

  • 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8915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地区,尤以澫尾、巫头、山心、潭吉四岛最为集中。其先民为古代百越中骆越的一部分,15世纪开始陆续由越南的涂山(今越南海防

  • 鲁阳蛮

    南北朝时鲁阳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荆州东北部,今河南鲁山一带。北魏景明三年(502),在鲁北鷰等人率领下聚众攻颍川(今河南许昌北)。魏宣武帝诏左卫将军李崇讨平之,徙万余家于河北诸州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