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磨赞普愿文

达磨赞普愿文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34号卷子。全卷50行。为吐蕃末代达磨赞普的礼佛发愿文。当写于公元836—842年间。卷首载:“赞普天子乌东甸(即达磨赞普)之功德发愿”。卷尾四个汉字为“赞普愿文”。愿文多以“乌东甸”及“我等”(指臣工)的名义发愿。文载:“赞普乌东甸陛下及我等,以身、言、意对如下予以顶礼:十方三时之如来佛、三身体相所集之一切诸佛、诸忧檀那佛法、十二分殊胜佛法、诸具大菩提心之圣僧、八大听闻之补特伽罗、持德威光辉戒律之(大德)、一切同时显示喜怒体相之诸神。今对福田、众生之吉祥及三宝,将人(似指奴隶)、农牧业(产品)、牲畜、华盖、伞、饰物、果品、香等诸凡一切供品,予以供养。此外,尚有无尚珍贵殊胜三供物,此一切诚心予以供奉。”愿文还表示,要消除十恶等引起的病疫及早逝现象,以保护佛法及王朝政务,并要勤转法轮,求得长生不死,永生菩提;崇信十善,以主动之力使众生获得解脱,造益众生,平安快乐;保护寺院、敬献佛灯,让灯盏布满世间,所献灯油多如大海,所献万物精华堆积如山;扫除愚人,愿众生成为智者,求三界众生不死;断除魔障、修葺旧寺、新建寺院、佛象;愿众生有菩提智慧,供奉般若波罗密多佛经,愿由此通晓大乘佛法及其义理;最后决心过去、现在及将来永施善业,令一切众生集于佛经教导之下,祈求梵天、帝释、四大天王及十天众等诸神赐以加特(祝福),并求不再发生危害赞普乌东甸身体之障碍,望多加保佑。此愿文为吐蕃遗存的少量古藏文文书之一,对研究古藏文及吐蕃宗教信仰,特别是吐蕃王室对佛教的政策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愿文内容表明达磨赞普初曾崇佛,非如藏史所云达磨一向反佛。

猜你喜欢

  • 辛柱

    清朝武官。镶黄旗包衣满洲人。富察氏。世居讷音地方。公主下嫁察哈尔王子布尔尼,以其为长史。康熙十四年(1675),察知布尔尼谋叛,密遣弟阿济根赴京呈奏。旋布尔尼叛,速回京领兵击之,事平,以功授二等阿达哈

  • 社制

    元代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世祖至元七年(1270),依农村立社法令,县邑所属村瞳,以自然村为基础,每50户编为1社,逾百户者另立社,不足50户者,与近村合为一社,地远人稀不能相合者各自为社。由社众推举年高

  • 乌达禅

    1647—1712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纳穆都禄氏。喀尔图之子。初任骁骑校。康熙十年(1671),擢一等侍卫兼佐领。三十年(1691),奉命安辑喀尔喀蒙古归附人众,擢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三十五年(16

  • 纥石烈鹤寿

    ?—1222金朝将领。河北西路山春猛安人。女真族。纥石烈氏。初充亲军。章宗泰和三年(1203),中武举,调褒信县(今河南息县东北)副巡检。六年,宋军围蔡州(今河南汝南),率勇士夜袭宋营获胜,收复新蔡、

  • 筸子坪长官司

    明永乐三年(1405)置,治所在今湖南凤凰县北。时,辰州卫指挥佥事龚能等招谕筸子坪等处三十五寨※生苗向化,龙廖彪等苗民首领遣子入朝,请设官抚治,遂设长官司,以廖彪为筸子坪长官。给印章,赐冠带、袭衣、钞

  • 顺德讷

    ?—1758清朝将领。达斡尔族。乾隆十九年(1754),以甲兵从征卫拉特,因功擢侍卫。次年,迁头等侍卫,与俄疆吏斯喀比潭会于额尔齐斯河上,索要叛清的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未果。晋副都统,率兵

  • 也鲁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所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六年(1408)三月所设牙鲁卫同作雅鲁河卫。

  • 泥涅可汗

    见“移涅可汗”(2069页)。

  • 古贲河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永乐四年(1406)二月设。《满洲源流考》作喀本河所,并说清代喀本河在呼伦布裕尔(今海拉尔市)北340里。

  • 杨福萃

    清朝将领。字集五,号小泉。纳西族。云南丽江人。自幼好读书,有计谋胆略。咸丰年间(1851—1861),招募兵勇防卫乡里。后应杨玉科之聘管理七属(五府二厅)总局,随带练丁。后因征战受挫,退居四川会理。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