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典

通典

书名。中国第一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专史。唐杜佑撰。200卷。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始撰,德宗贞元十七年(801)成书。此书以事类为中心,分《食货》、 《选举》、 《职官》、 《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典,采集五经群史、汉魏六朝文集、奏疏中关于典章制度的材料,按朝代先后编次。其中《食货》12卷,叙述土地、财政制度及其状况;《选举》6卷,叙述选举士官、爵位制度及考核官吏治绩的政令;《职官》22卷,叙述官制源流沿革;《礼》100卷,叙述各种礼仪制度;《乐》7卷,叙述乐制概略;《兵刑》23卷(内兵15卷,刑8卷),叙述兵略、兵法和刑法制度;《州郡》14卷,叙述历代舆地沿革;《边防》16卷,叙述历代四境民族邦国情况。每典又分为若干子目,共1500余目,上起传说中的唐虞,下迄唐代宗、肃宗两朝(其中个别材料系后人增补)之典章制度,悉备于此。所据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书创立了史书编纂的新体裁,踵其后者有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后又有袭其体例的著作陆续出现,合称“九通”、“十通”。开创史书新体裁,是此书的最大特色与其成功之处,有明刊本、清武英殿本、清咸丰九年(1859)崇仁谢氏刊本,同治十年(1871)广州学海堂本。通用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的《十通》合刊本,影印精装,连《十通索引》共21册,本书是其中的第1册。

猜你喜欢

  • 镇真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敦敦河卫,并说清代有敦敦河,今有人据此定其在前苏联境内的阿纽伊河口。

  • 配拿木

    见“白朗”(595页)。

  • 杨赛因不花

    1277—1316元代播州土司。先世山西太原人。汉族,一说乃泸叙州边徼的少数民族。初名杨汉英,字熙载。自先祖杨端据播州始,其为第十七代土官。年5岁,父杨邦宪卒。至元二十二年(1285),随母至京,元世

  • 李克修

    860—890唐末将领。字崇远。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代北行营节度使、阴山府都督※李国昌侄,朔州刺史李德成子。少善骑射。中和二年(882),随从兄雁门节度使李克用,任奉诚

  • 元秘史补注

    书名。清沈曾植撰。15卷。清代自钱大昕抄录校正《元朝秘史》后,继起者多从史地考证,史事笺证注释等方面究研《秘史》,此书即其一例。作者引证正史、方志、碑铭、私人文集等资料不下数十种,以对音方法考释15卷

  • 升寅

    ?—1834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姓马佳氏。字宾旭、晋斋。初为拔贡,考授礼部七品小京官。嘉庆五年(1800),累官副都御史。疏言学校为人材根本,请严课程,务实用,戒奢靡等。二十一年(1816),署盛

  • 禾泥

    古族名。今哈尼族。始出于元代文献。《元文类·招捕》:“至元十三年正月,罗匐甸官禾泥阿禾必招降。”《元史·张立道传》:“禾泥路大首领必思反。”罗匐甸即今元江,在哀牢山西麓。《元文类·招捕》还载:“江头江

  • 安健

    1877—1929贵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者。字舜卿。彝族。水西土司之胄。郎岱厅羊场巡检司凹乌底(今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场区上官乡下官寨)人。少年就学于安顺府(今安顺市),中秀才。游学贵阳,受到西方

  • 蒲察移剌都

    ?—1218金大臣。东京(今辽宁辽阳市)猛安人。女真族。蒲察 氏。太子太傅吾迭子。勇健多力,由护卫十人长,累官为武器署令。从军,兵溃被蒙古军俘获。贞祐二年(1214),与降兵万余人逃归。迁隆安府治中,

  • 唆鲁和帖尼

    ?—1252蒙古国王妃。又译唆鲁禾帖尼、莎儿合黑塔泥别吉,后世尊称为别吉太后。“别吉”为部落首领之女的称号,有“公主”之意。克烈部※札合敢不之女。南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败亡后,赐给※拖雷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