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古思鲁克之战

通古思鲁克之战

清军与大小和卓木叛军间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清军克库车。霍集占(小和卓木)经阿克苏、乌什兆叶尔羌(今莎车)。清定边将军兆惠率师往讨,夺取霍集占所筑高台,驻兵城东。敌自东、西、北三面出击,三战皆败。兆惠令副都统爱隆阿领兵800扼其通喀什噶尔(今喀什)之路,狙其援军。自率师临葱岭南河(喀喇乌苏)列阵,欲夺其峨奇盘山畜群,清军方渡河而桥断。霍集占会合布拉呢敦(大和卓木)乘势出击困之。清军于南岸掘壕结营固守。叶尔羌军知难以攻克,亦掘壕筑垒。十月二十二日,复决渠水灌清军,挖沟偷袭,被粉碎。时额尔克和卓引布鲁特(今柯尔克孜)兵袭喀什噶尔。两和卓木疑其与清军有约,请议和,遭清军拒。十二月,定边右副将军富德帅兵自乌鲁木齐赴援。翌年正月六日抵呼尔璊。霍集占引兵5000迎战。鏖战五天四夜,未分胜负。旋,参赞大臣阿里衮等百余人自巴里坤督军马至,横张两翼,直压敌垒。兆惠等与援军里应外合,奋勇突击。敌军溃窜。喀喇马苏围解。史称“通古思鲁克之战”。

猜你喜欢

  • 思南王

    傣语作“混诺罕”。傣族对麓川思氏政权历代统治者的通称。滇西一带傣族传说,麓川的第一世思南王是白虎转世,数百年间,其地曾出现过数个能征善战的领袖。据说瑞丽广贺罕就是王宫所在处,此地在一小山丘上,周围数里

  • 李老谷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中路驿道所设驿站之一。南距枪杆岭站10余里,北接龙门站。驿路由谷中穿过,过谷后可望见尖帽山,是元廷埋葬后妃的陵地。

  • 西域图志

    见“钦定皇舆西域图志”(1670页)。

  • 武兴城

    古城名。①位于今辽宁大凌河上游建昌、凌源等县一带。东晋咸康二年(336),鲜卑段部首领段辽将李咏夜袭前燕慕容皝,被其将张萌击败擒拿于此。 ②三国蜀汉筑。即今陕西略阳县。北魏置武兴郡、武兴县、武兴镇,均

  • 夏河

    地名。因河得名。藏语称“桑曲”。即今甘肃夏河县,土名“拉卜楞”以拉卜楞寺得名。位于大夏河上游,东接临夏,西南连碌曲县,东南邻临洮、卓尼,西北界青海黄南自治州。古为藏族所居,清初蒙古入其地,呈汉、藏、蒙

  • 肥子

    见“绵皋”(2145页)。

  • 嘉祥寺

    见“拉加寺”(1368页)。

  • 衮觉穷乃

    明代西藏地方第穆呼图克图一世。藏族。出生于多康维家族,为帕巴拉父系嫡亲。于西藏哲蚌寺洛色林扎仓拜嘉样列巴却觉等为师,修显、密二宗。曾为帕巴拉呼图克图一世经师。帕巴拉于波密与工布交界处建第穆拉喀洛色林寺

  • 南台备要

    书名。本名《南台备纪》,《永乐大典》摘录时作今名,又作《南台类纪》。是元代江南行御史台有关典章制度的汇编。南台掾属刘孟琛等纂述。成书于顺帝至正三年(1343)。书中除南台记事外,还保存了一些有参考价值

  • 赵川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即赵州(今云南大理市凤仪镇)。境内“白蛮”大族有王、杨、李、赵4姓。系南诏王直接统治地区。参见“十睑”(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