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陵实录
书名。又称《海陵庶人实录》。金郑子聃奉世宗命修撰。卷数不详。主要记天德元年(1149)十二月至正隆六年(1161)十月海陵王一朝有关史事。内容略见《金史·海陵纪》。
书名。又称《海陵庶人实录》。金郑子聃奉世宗命修撰。卷数不详。主要记天德元年(1149)十二月至正隆六年(1161)十月海陵王一朝有关史事。内容略见《金史·海陵纪》。
见“奇里克部”(1352页)。
即“哈剌嗔”(1635页)。
1349—1425元末明初藏传佛教萨迦派名僧。又名衮嘎扎西、泰钦衮扎巴,全名衮噶扎西坚赞贝桑波。藏族。帝师衮噶坚赞之孙。大元国师却吉坚赞之子。属萨迦派拉康喇让支系。永乐八年(1410,一说十一年)被明
赫哲语音译,意为“鹿角神帽”。又称“胡也刻”。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为萨满的重要神具之一。旧时赫哲族萨满的神帽有初级神帽、鹿角神帽两种。男萨满戴的鹿角神帽(女萨满戴的神帽与初级神帽相似)
?—1123辽末大臣、奚王,又称铁骊王。又作回离不。一名翰,字挼懒。奚族。奚王忒邻之后。善骑谢,矫捷而勇。辽道宗大安(1085—1094)年间,补护卫,迁铁鹞军详稳。天祚帝,天庆(1111—1120)
北魏时焉耆王。※龙熙后裔。恃地多险,常扰北魏遣西域之使臣。太平真君九年(448),遭魏将成周公万度归攻袭,失东界边守左回、尉犁二城,都城员渠(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40里城市附近)被围,遂率四五万人
见“回离保”(781页)。
?—1286元朝大臣。蒙古人。涿州路达鲁花赤直脱儿之孙。袭职为益都路蒙古万户。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攻宋六安军。十二年,与参政董文柄领山东诸军大败宋将孙虎臣水师于丁家洲,破张世杰舟师于焦山江中,
清代布鲁特(阿尔克孜)部落名。又译提伊特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五十二年(1787),其首领伯舍克以效忠清廷,获六品顶戴蓝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600余里伊兰乌瓦斯卡伦外游牧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辖境内。东临加吾部落,南接赛隆哇,西抵宁牙浪部落,北连四寨子之吴屯和年都乎两部落。同仁12族之一。“隆务”,藏语意为“农业区”,因其地宜农业,故名。“七庄”,指隆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