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约1211

蒙古国开国功臣、汪古部首领。又译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阿剌兀思”为名,“剔吉”、“忽里”均为官号,一说“剔吉”为突厥语“特勤”之音变;“忽里”为金官职“忽鲁”之音变,为“统数部之长”。世为部长,率部驻牧阴山北。原臣服于金,隶西北路招讨司,为金守卫净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北边壕。宋嘉泰三年(1203),拒绝乃蛮部太阳罕密约其联兵夹攻蒙古部之请,以是谋告铁木真(成吉思汗),遂互结“安答”(义兄弟、盟友)、“忽答”(姻亲)。四年,以兵助铁木真灭乃蛮部。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因功封千户长,统领本部五千户。太祖六年(1211),充蒙古军伐金向导,南出界垣。寻奉命归镇本部,为部下异议者所杀。追封高唐王。

猜你喜欢

  • 单于左右辅

    十六国时期汉(前赵)所设职官。刘聪即位后,于嘉平四年(314)定官制,实行“胡汉分治”,在皇帝兼大单于的最高权力之下,设左、右司隶,各领20余万户,每万户置1内史,凡43内史,按户统治汉人,共40余万

  • 噶锡鼐那木扎尔色卜腾

    ?—1740清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西藏阿里地区贵族,后藏阿里总管※噶锡鼐策丹扎喜子,首席噶伦康济鼐之侄。雍正七年(1729),袭父头等台吉爵。九年(1731),献方物,世宗以其为朝廷出力,办事甚妥,

  • 带架

    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计算长度的单位,见“带鲁”(1607页)。

  • 解批氏

    见“高车六种”(1918页)。

  • 万人冢

    见“大唐天宝战士冢”(101页)。

  • 贰师城

    西域古城名。见《史记·大宛列传》。大宛有善马在贰师城,不肯予汉,并杀求马汉使,夺其财物。汉武帝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兵进大宛。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奥什,与贰师同名异译。原苏联考古工作者在奥什西阿拉万河旁

  • 康朗

    参见“督”(2356页)。

  • 回族烙花工艺

    一种在筷子上烙出美术图案的特种工艺。起于清末,盛行于河南省南阳回族中。采用伏牛山特产的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比象牙的冬青木作原料,经选料,刨光、定型,用铁笔烧红,在上面烙制美术图案和书法等12道工序制

  • 苾伽可汗

    见“毗加可汗”(1649页)。

  • 扩端

    见“阔端”(2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