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旺曲丹

阿旺曲丹

1677—1751

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为西藏热振寺一世(一作六世)呼图克图。亦称脣徵阿齐图诺门罕,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青海黄河南岸尖扎噶摩浦地方。康熙二十六年(1687),于青海夏琼寺出家,从其叔阿旺楚臣受沙弥戒。三十年(1691),入色拉寺,习修各种经典。博学多识,于桑普寺获“般若论师”名号。四十年(1701),于拉萨祈愿大法会上辩经获“拉然巴”称号。后入下密院学经。四十四年(1705),任该院掌堂师。后返青海。四十九年(1710)赴藏,任阿里托林寺堪布,修缮佛塔传授显密经论。五十八年(1719)任下密院堪布。次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入藏坐床拜其为师。雍正六年(1728),七世达赖移居惠远庙后,为达赖主要经师,并协理政务。十二年(1734),赏“宣衍黄教阿齐图诺门罕”名号。乾隆五年(1740),任甘丹寺甘丹赤巴。十三年(1748),献白银万两修缮夏琼寺。十五年(1750),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叛乱时,亲往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张贴告示,劝止动乱。七世达赖为报师恩,赐热振寺为其驻赐地。次年,圆寂于热振寺。

猜你喜欢

  • 议政王

    官名。清帝任命宗室贵族以议军国之事。天命七年(1622),太祖努尔哈赤以其子侄8人为8和硕贝勒,共议国政,是所谓八固山议政王。天聪间(1627—1635),议政贝勒(王)多达12人,以率八旗大臣,共议

  • 幼子继承制

    由最年幼之子继承父亲名位和财产的制度。通行于父系氏族前期。当时,实行对偶婚,夫妻关系在年青时尚不稳定,双方各有情人,丈夫只是妻子的主夫。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关系的日趋牢固,所生子女方能确定为丈夫的可靠血统

  • 拉布克台吉

    见“兀慎打儿罕剌布台吉”(113页)。

  • 宴台碑

    见“女真进士题名碑”(149页)。

  • 大城

    古城遗址。亦称营盘、孔明城。位于云南陇川县城附近,占地180多亩,为明代戍军所筑。城设东、西、南三门,现已倒塌。城内残存遗物有大砖、瓦、陶罐、碗碎片等。古城附近为昔日德昂族村落,现仍留有许多住宅遗址。

  • 柯提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属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管辖。花刺子模国故都。位于阿姆河右岸,距希瓦一日程。遗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尔坚奇北沙——阿巴斯。

  • 佟图赖

    1606—1658清初将领。别名盛年。汉军镶黄旗人。原籍满洲,姓佟佳氏。初袭父佟养正游击世职。天聪五年(1631),从太宗征大凌河立功,加世职为二等参将。崇德三年(1638),授兵部右参政。五年,从睿

  • 怀宁马氏宗谱

    回族族谱名。明成化二年(1466)由马依泽氏之二十代裔孙、骠骑将军马义奉旨修撰。四年(1468)完成。后经多次续修,最后一次为光绪二年(1876)。凡15卷,卷首1卷。记马氏回族始祖马依泽于宋建隆二年

  • 纥突邻部

    鲜卑部落名。亦作纥豆陵氏,或误作纯突邻部。原称没鹿回部,窦姓。游牧于意辛山(在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一带,首领称“大人”、“长帅”。与纥奚部世同部落。北魏始祖拓跋力微初立时(220),因败于西部,曾投

  • 东巴教

    纳西族信仰的一种原始多神宗教。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天、地、日、月、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有神灵,也崇拜鬼魂和祖先。奉“丁巴什罗”为该教始祖。其经书称《东巴经》,巫师叫“东巴”,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