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雍闿

雍闿

?—225

三国时蜀国西南部大姓首领。益州郡(今云南省中南部地区,治晋宁县东北晋城镇)人。先世系汉族移民,因世居南中,深受当地少数民族影响,“恩信著于南土”,为汉夷所服。后主建兴元年(223)前后,在吴国支持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杀蜀国益州郡守正昂,缚新任太守张裔送吴王孙权,附于吴。吴遥授其为永昌太守。煽动周邻少数民族从其反蜀,拒绝诸葛亮招降。又指使另一大姓首领※孟获,鼓动当地“夷越”反蜀。三年(225)春,在诸葛亮帅兵分三路南征时,统部众趋越巂郡(以今西昌市为中心的四川省西南地区),增援当地叟帅高定元抗拒蜀军。由于大姓和少数民族首领间发生矛盾,被高之部曲击杀。

猜你喜欢

  • 段护辽

    即“段辽”(1693页)。

  • 鱼儿泊驿路

    驿路名。鱼儿泊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为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达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间的重要驿站之一。蒙古汗国时期从中原赴漠北的东路,都是出野狐岭,经抚州、昌州,越过昌州北的金界

  • 先零羌起义

    西汉元康(前65—前61)中,汉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使行诸羌。至湟水,先零羌豪要求渡湟水北畜牧,安国应允上奏。遭到赵充国等人的反对。后先零羌以为汉朝允许,相继渡湟水,郡县不能禁。神爵元年(前61),义渠安

  • 拓跋朝光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拓跋守寂子。唐代宗永泰时(765—766)任静边州都督、左羽林大将军。唐朝为离沮内徙党项受吐蕃诱胁,永泰后迁其部于银州之北,夏州以东及绥、延等州。静边州都督府亦移置银州境内。其部地处

  • 海合都

    见“乞合都”(123页)。

  • 太平金镜策

    书名。元东平布衣赵天麟撰。8卷。是至元(1264—1294)末作者先后向世祖所上建言书,累数万言,后编为此书。所经包括田制、农桑、赋役、户计、义仓、冗官、服章、祭祀、军事等方面,反映了元代社会经济和人

  • 戎卢

    西域古国名。王治卑品城(今新疆民丰县尼雅河上游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240,口1600余,兵300。居民从事游牧。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时为鄯善兼并。三国时

  • 浪穹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其王丰时卒,子时罗铎立,卒,子铎罗望立,唐授浪穹州(今云南洱源县)刺史。被南诏(蒙舍诏)战败,率部落退保剑川(今云南剑川县南),更名剑浪。卒,子望偏立。卒,子偏罗矣

  • 汗点格尔

    裕固语音译,又作点格尔汗。“汗”意为“可汗”,“点格尔”意为“上苍”、“天”,“汗点格尔”意为“敬天可汗”,汉族称之为敬毛神。旧时裕固族中保留的原始萨满教崇拜。祭祀由神职人员艾勒哲主持。“艾勒哲”,裕

  • 契丹小字

    见“契丹文字”(15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