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
即“稞大麦”,藏语称“乃”。青藏高原等无霜期短的高寒山区的藏族等少数民族和少数汉族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有抗寒、耐瘠、耐旱、抗逆性强等优点,千粒重30克左右,较小麦颗粒大,有紫、白、黑、黄等色颗粒及有芒、无芒等数十个品种。一般在春季播种,也有在越冬前播种的。生长期60—150天不等,以150天左右成熟的居多。以青稞炒熟磨成的糌粑是藏族的主食,以青稞酿制的藏酒是藏族喜爱的饮料。解放后,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已取得显著成绩,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
即“稞大麦”,藏语称“乃”。青藏高原等无霜期短的高寒山区的藏族等少数民族和少数汉族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有抗寒、耐瘠、耐旱、抗逆性强等优点,千粒重30克左右,较小麦颗粒大,有紫、白、黑、黄等色颗粒及有芒、无芒等数十个品种。一般在春季播种,也有在越冬前播种的。生长期60—150天不等,以150天左右成熟的居多。以青稞炒熟磨成的糌粑是藏族的主食,以青稞酿制的藏酒是藏族喜爱的饮料。解放后,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已取得显著成绩,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
①清穆宗载淳年号。1862—1874年,凡13年。 ②习惯以年号代帝号,指清穆宗载淳(1844页)。
492—528北魏大臣。字灵秀。西平乐都人。先世为河西鲜卑秃发氏。魏骠骑大将军源思礼(源怀)子。初为员外散骑侍郎,后累迁征虏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凉州大中正,转太府少卿。孝庄帝建义元年(528),于河阳
即“徐夷”(1893页)。
1827—1893清末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完颜氏。字地山。两江总督庆麟子。道光举人。初任知州、盐运使。咸丰十年(1860),署盐政。同僧格林沁治畿辅水田,劝垦葛沽、盐水沽沃卤地4200余亩。同年,协恭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未定称前,亦作公同、公众、公管、奉公佐领。此种佐领为公举补缺制,与佐领世职制适相对称,为八旗佐领两大类型之一。其来源大体是:一、※无根由佐领,流为多家多姓承管,在清廷派员办理佐
哈萨克族历史上氏族复仇的一种遗风。“巴兰托”指驱赶牲畜。即氏族或个人间为争夺牧场或索还赔偿,彼此不断地驱走他人牲畜而发生冲突。最初是按法官判决或长老命令进行。如据※《头克汗法典》第29片断规定:“如果
1597—1666清初大臣。字宪斗,号辉岳。宋参知政事范仲淹之后,明兵部尚书范鏓曾孙。沈阳卫指挥同知范沉之孙。居抚顺。天命三年(1618),归附努尔哈赤,随从征战,运筹帷幄,从取辽阳、广宁。天聪三年(
①西域古国名。王治莎车城(今新疆莎车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2300,口16300余,兵30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备西夜君各1人,都尉2人,译长4人。属西
见“八儿思阔”(26页)。
古族名。今纳西族。汉晋时从古氐羌中分衍出来。《华阳国志·蜀志》越巂郡定笮县:“县(定笮)在郡(越巂)西,渡泸水、宾刚徼、曰摩沙夷”。泸水指今雅砻江;刚徼在今丽江一带;定笮县的中心区,即今四川盐源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