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吉符

马吉符

1876—1920

清末官员。字竹君,安徽怀宁人。回族。清末伏附贡生。曾肄业安庆鸣凤书院,博览群书,精英、日语。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四川提督马维麒幕宾。次年入西藏供职,历任拉里、后藏、靖西同知,亚东、江孜及兼靖西关监督。入藏十年间,曾佐驻藏大臣,发展农业、粮食药材加工、毛棉纺织、机器制造,煤矿开发,建立医疗所、藏汉文化识字班、小学及职业学校。并自学藏文、藏经,足迹遍及各地,因号“雪山樵”。三十三年(1907),以英国侵略军在春丕开埠三年不如期撤出,乃以靖西同知及清廷驻藏大臣代表身份,与英方严正交涉,迫英军撤出,遂接管春丕。次年,清朝与英国签订《中英修订藏印通商章程》,奉命助驻藏大臣联豫,筹备与英人之正式谈判工作。后因英人企图再次入侵江孜,遂复函批驳英方之谬论,禀驻藏大臣电请外交部与英使交涉,并急调陆军二营,分驻江孜、亚东、帕里一带备御。使英军中止侵略行径。又曾奉联豫命,拟治藏之方八条,但未能实施。1911年辛亥革命后,经印度加尔各答回国。历任民国政府蒙藏院佥事,兼西藏册封使、湖南省莹产处长,仕终。著有《藏政撷要》、《藏牒劫余录》、《西藏交涉源流考》等。

猜你喜欢

  • 迁那

    烧当羌首领。※滇吾九世孙。东汉后期,率种人归汉,被封为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处于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其后裔于十六国时期建后秦。

  • 西藏喇嘛

    清代西藏地区喇嘛僧人的概称。清朝为实行分治,对凡在西藏地区的佛教僧人概称之为“西藏喇嘛”,以与其他地区僧人相区别。西藏佛教事务,由理藩院和驻藏大臣协同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管理。

  • 颇拉·索南多杰

    见“颇罗鼐”(2139页)。

  • 陕甘宁边区回民文化促进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文化团体。1940年10月7日在边区回民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选举林伯渠、高岗、谢觉哉、周扬、张仲实、延安马阿訇、定边马阿訇、三岔马阿訇、关中马阿訇等30余人为理事。以沟通回、

  • 高仙芝

    ?—755唐朝将领。高句丽人。高氏。四镇校将舍鸡之子。年20余,从至安西,以父功补游击将军,数年父子并班。善骑射。唐玄宗开元(713—741)末,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天宝六年(747),奉诏

  • 辽庆州故城遗址

    辽朝古城遗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辽穆宗耶律璟(951—961)在位时开始修建,地名黑河州。统和年间(983—1012)改称庆州。在州西北约10公里的山中,有辽圣宗、兴宗和道宗的陵墓。故城遗址呈

  • 马镇江

    1821—1920近代武术家。字静源。四川成都人。回族,父为武林高手。幼承家学。习“排打功”。后至各地寻师访友,博众长,自成一体,世称“马派”。尤擅腿功,称“无影腿”。曾从著名经师、著述家马复初,学习

  • 和林路

    见“和宁路”(1445页)。

  • 元景山

    532—586北周、隋朝大臣。字宝岳。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魏安定王元燮孙,宋安王元琰子。周闵帝时,从大司马贺兰祥击吐谷浑,以战功拜抚军将军。后数从征伐,赐爵文昌县公,迁建州刺史,改封宋安郡

  • 古族名。又称僰人。秦以前主要分布在以僰道(治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为中心的今川南和滇东北一带。曾建有僰侯国(僰国)。秦通※五尺道及西汉通西南夷道,皆起自僰道。其地汉时属犍为郡。南朝梁时,属戎州。秦汉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