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水靺鞨

黑水靺鞨

唐代东北部族名。以靺鞨※黑水部为核心发展形成。下分16部,已知有黑水、思慕、郡利、窟说、莫曳皆、拂涅、虞娄、越喜、铁利、兀儿、胡独鹿等11部,余无考。《新唐书》称其地“南距渤海,北、东际于海,西抵室韦”,即东至今日本海(包括库页岛),西以今嫩江和前苏联结雅河附近与室韦相邻,北至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南有嫩江注入松花江以北地并在依兰县附近折而东北越乌里江至海一线地。已知诸部分布:黑水部在松花江注入黑龙江下至奇集湖一带的黑龙江南北两岸;思慕部在“黑水西北”,处前苏联布列亚河与阿姆贡河上游之间;郡利部位于黑龙江下游入海口处;窟说部居库页岛北段;莫曳皆部在库页岛东南部;拂涅部居牡丹江下游以东至兴凯湖一带;虞娄部约在兴凯湖以东至日本海滨;越喜部位于乌苏里江以东的比金河流域;铁利部在依兰附近;兀儿部与胡独鹿部所在无考。唐开元十年(722),其首领倪属利稽朝唐,被任命为勃利(即伯力,前苏称哈巴罗夫斯克)州刺史。十三年(725),应安东都护薛泰奏请,于其地置黑水军。次年,于其最大部落置黑水州都督府,命其首领为都督;诸小部首领为刺史;唐派“长史”至其地监领之。渤海兴起后,铁利、越喜、拂涅、虞娄4部不久被兼并,至渤海鼎盛时,其南部另一些部落也役属于渤海。发展落后于粟末靺鞨。以狩猎为生。由于《新唐书》无《靺鞨传》,将其内容写在《黑水靺鞨传》内,致使元朝以后,不少史家误以黑水靺鞨代称靺鞨。唐末,契丹族崛兴,在阿保机亡渤海国前后,其部转附契丹,契丹人称之为女真,女真之名遂代以为族称著于世。

猜你喜欢

  • 母译是谟瓜

    傈僳语音译,意为“生产调”。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为傈僳族口头诗歌中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优秀作品之一。主要叙述旧社会青年男女在春季生产劳动中产生爱情,至秋季,种下的庄稼熟了,播下的爱情种子也开花结果了,

  • 好地平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境。宣德三年(1428),其族僧人容中等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等。后,其首领及宗教上层常遣人来朝,或亲自赴京,贡马及方物,与明中央保持密切政治、经济往来。自成

  • 何国

    西域古国名。又作屈霜你迦、贵霜匿。昭武九姓国之一。建都那密水(今泽拉夫善河)南数里。旧为唐居地。都城方2里,兵千人。隋大业(605—618)中,遣使贡方物。唐贞观十五年(641),遣使入朝。永徽(65

  • 苏毗如

    唐吐蕃军政建制。又称孙波如。“如”藏语意为“翼”。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仿唐朝府兵制建立,为军政单位。掌管辖区内军政事务。辖地在今藏北及与青海、云南藏区相接部分。为吐蕃“五如”之一。设“如本”统领。辖

  • 雍真乖西葛蛮等处长官司

    土司名。元置。治所在今贵州开阳西北。明隶贵州宣慰司。宣德元年(1426),乖西、巴香等地少数民族曾起而抗税,杀官军。其地有苗、布依、仡佬等族。

  • 把总

    旧时低级军官名。始设于明代,为千总下一级武官(千总以上为总兵)。驻守京师的京营兵三大营,均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由千总或把总统领。秩正七品。次把总一级者称外委把总,简称外

  • 鬼章

    ?—约1091宋代河湟吐蕃大首领、唃厮啰政权名将。又名青宜结鬼章。清代译作果庄、果庄。初为唃厮啰疏族、河南(今青海黄南、甘肃甘南两藏族自治州一带)吐蕃首领溪巴温属下首领。作战勇敢,多智善谋,日渐为各部

  • 猛安谋克

    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未期形成的军事组织,后为女真社会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基层单位。一作明安穆昆。女真语“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夫长。习称猛安为千户,谋克为百户。女真族在由氏族制度向国家

  • 小金川

    地名。即今四川小金县。位于大金川东。其地隋唐为金川夷部,曾置金川县。垂拱(685—688),没于吐蕃。明代封金川寺僧为演化禅师,主持金川地方事务。后土酋势强,僧官失权,其地分为大小金川两部。清初相继归

  • 忽鲁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忽里山卫作呼勒山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