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叟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铜仁(治在今铜仁县)人,一说为湘西凤凰(治今凤凰县)人。苗族。嘉靖十九年(1540),贵州都匀、思南、铜仁等地旱灾。初与腊尔山地区苗民抗官吏督征钱粮,凭险阻抵御官兵。二十二年(1543),复与平头苗族首领龙子贤、锁筸(今湘西凤凰境内)苗族首领龙桑科及龙求儿、龙柳补等率苗民数万人举兵,攻湖广麻阳、四川酉阳等地,活动于湖广、桂阳间。二十三年,受湖广、贵州都御史万镗等诱骗,被俘,遇害。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铜仁(治在今铜仁县)人,一说为湘西凤凰(治今凤凰县)人。苗族。嘉靖十九年(1540),贵州都匀、思南、铜仁等地旱灾。初与腊尔山地区苗民抗官吏督征钱粮,凭险阻抵御官兵。二十二年(1543),复与平头苗族首领龙子贤、锁筸(今湘西凤凰境内)苗族首领龙桑科及龙求儿、龙柳补等率苗民数万人举兵,攻湖广麻阳、四川酉阳等地,活动于湖广、桂阳间。二十三年,受湖广、贵州都御史万镗等诱骗,被俘,遇害。
旧时云南沧源班洪地区对“大伙头”(即“大户”之长)的称谓。由班洪地区最大头人(俗称“班洪王”)任命,管辖数个或十数个村寨,下设二伙头、小伙头和管事,负责为“班洪王”摊派劳役和征收实物地租等,遇有战事时
藏语音译,意为“祖业”。旧时指中央王朝或西藏地方政府封给贵族的一份薪俸地,属贵族私有,世代相传,视为“祖业”,故称。贵族借此剥削和奴役藏族劳动人民。再有,差巴对于耕种的份地,在保证支差的前提下,有世袭
见“耶里直”(1300页)。
匈奴姓氏之一。晋代称呼延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秦汉时期,除单于所出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外,与兰氏、须卜氏并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单于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异姓大臣多出
即、“龟兹”(1105页)。
藏族部落名。亦称汪什代克族、下汪什代海族。在青海省海北天峻县内。“环海八族”之一。为海西最大藏族部落,有千户、副千户及下辖18个百户。原为黄南鲁本族之一支,住黄河南岸同德羊直乃海散木地方。首领为哇洛,
1913—1966现代民族史学家。山东聊城人。汉族。早年在济南市读书,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后,被推荐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辽、金、元历史研究,尤着力辽史。1947年,
见“萧敌鲁”(1998页)。
即“徐夷”(1893页)。
见“鄂温克族”(2053页)。